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is article uses rural gazetteer biographies to examine village and household-level famine relief during the great North China Famine of 1876–9 to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past relief methods and dynamics at the most local level. Despite the appearance of major works recently on famine in modern China, particularly on the Great Leap Forward, knowledge of Chinese famine relief remains thin and scattered considering the enormity of the subject. Nineteenth-century China saw intensifying international relief activity as well as the emergence of a vibrant charity-relief sector based in China's major cities, leading to the rise of prominent relief institution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such as the Chinese Red Cross. But the increasingly intense disasters of China's modern period also saw a surprising persistence of local humanitarian traditions still barely covered by historians.  相似文献   
2.
朱浒 《史学月刊》2007,(2):104-112
光绪十三年(1887年)黄河在郑州决口,是铜瓦厢改道后最大的一次黄河水灾。对于此次水灾期间的赈灾事务,学界以往甚少注意。实际上,此时以江南绅商为主体的民间力量自发组织动员的义赈活动,不仅承担了此次赈务中的很大一部分工作,而且是整个晚清义赈机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标志,其实践逻辑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推进此前关于地方史研究取向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反思。  相似文献   
3.
建国初期,中共在广州构建了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救助体系,在短短的4年内,广州市通过它救助了大量的失业者和城市贫民,基本上遏制了由于新旧转轨带来的社会危机,为新政权即将展开的社会主义各项建设奠定了基础.在救助理念和救助过程上,它体现了以往社会救助的一些特点,同时也反映了我党的诸多特色,诸如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严格的组织纪律性,隐隐约约闪烁着以统一调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时代社会政策的影子.  相似文献   
4.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面对失业和人才需求关系的矛盾,城市失业知识分子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北京市的失业知识分子虽人数不多,但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杂性。为此,北京市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从首都社会秩序的稳定和首都建设的人才需求出发,在较短的时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失业知识分子进行了必要的社会救济,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同时,实际操作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道路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自李大钊开始传播唯物史观,此后经郭沫若、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等的努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结合,显示出自己建构研究中国历史体系的规模和力量,因而20世纪把中国史学推向了新阶段。建国后17年,马克思主义史学虽然经历过严重的曲折,但成绩仍是主要的,主要表现在:以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得到坚持,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在通史、断代史和专史领域以及大规模整理历史文献等方面都有重要成果;1958年以后教条化严重泛滥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挺身而出进行抵制,一批熟悉历史考证的学者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使史学达到新的境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经过批判和反思极“左”路线危害,解放思想,史学出现了开拓进取、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尹虹 《史学月刊》2003,(3):74-78
都铎时期是英国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英国虽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国王在政策上仍需要议会的支持,议会亦需要王权的保护。这种“互助”的关系也反映在流民立法上。当英国出现严重的流民问题时,议会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法规中充分体现了国王的意志。因此,无论是“血腥立法”还是“社会福利”立法,其根本目的都是解决社会危机,避免发生动乱,稳固统治,在这一点上议会与国土的利益是一致的,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六大报告有关台湾问题的分析很精辟,不但包含了我党以往行之有效的政策,而且根据目前海峡两岸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新的主张,概括起来就是五个坚持、三个新意,明确了今后对台工作的思路和重点.当前,台湾的"台独"势力利用台湾岛内的省籍情结和台湾同胞"出头天"的思想,将台湾人民的台湾意识向"台独"方面引导,造成了我们统一前景的严峻形势,而"出头天"思想的产生与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台湾近500年历史对台湾民众心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只有了解和理解广大台胞的心态,才能有针对性地做好新时期的对台工作.  相似文献   
8.
2015尼泊尔地震对加德满都谷地的世界文化遗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为了探究谷地文化遗产震害整体分布特征,对谷地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的震害状况开展实地调查,划分了三类文化遗产震害等级标准,形成了六处世界文化遗产的震害图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三处杜巴广场震后保存基本完好的文化遗产建筑占各自总数的39.5%、53.3%、50%,斯瓦扬布纳特寺、昌谷纳拉扬寺和博达哈大佛塔主体保存基本完好,附属建筑不同程度地破坏。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三处杜巴广场地层的松软沉积层放大地震效应使建筑严重破坏,斯瓦扬布纳特寺、昌谷纳拉扬寺震害主要受地形特征影响。考察成果为我国同类遗产建筑的抗震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对白居塔建筑形制调查研究基础上,区分塔体内嵌高山体和内嵌低山体两种情况,确定重力作用以及重力和地震耦合作用两种工况。基于采用岩土摩尔—库伦本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技术,对白居塔和山体的耦合结构进行稳定性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自重作用下,整体结构稳定性满足,且有较高的安全稳定系数;白居塔整体结构的刚度较大,整个结构体系属于抗震有利体系;白居寺整体结构基频模态以侧倾为主;在7°(基本加速度0.15 g)多遇地震作用下,两个模型整体结构的抗震稳定性较好,结构不会产生整体性失稳破坏;在8°(基本加速度0.3 g)多遇地震作用下,较高山体模型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安全状态,较低山体模型主体结构不满足稳定要求;较高山体的模型相对于较低山体的模型,安全稳定性要高。  相似文献   
10.
ABSTRACT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various (im)mobilities that were induced by the massive 7.8-magnitude earthquake that struck Nepal on 25 April 2015. It analyzes over 120 news articles published in the immediate aftermath of the earthquake, arranging these into a mobility-centric narrative that highlights the politics of movement in the disaster’s wake. Drawing on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mobilities turn”, I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linked (im)mobilities to demonstrate the complex dialectics structuring (im)mobilities after the disaster. More specifically, Nepal’s post-earthquake (im)mobilities intersected with one another and with a variety of geographic and political factors to produce a mutually constitutive web of contingent movements. Attending to these not only underscores the centrality of (im)mobilities themselves. By raising questions of scale, inequality, bordering, and “islanding”, the approach advanced here widens our analytical frame. It offers a conceptual architecture capable of encompassing more factors (beyond mobility), thereby facilitating a broader understanding of the disaster event and its various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