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根据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数据和实例,以马来西亚五大方言群体为基础,逐一分析福建、广东、客家、潮州和海南方言群体中,相同家庭里祖子孙三代的母语种类和数量变化。研究证实,马来西亚华人的母语从方言逐渐转向英语和华语,开始摆脱原有籍贯的方言痕迹。  相似文献   
2.
张耀光  孙惠  彭湃 《人文地理》2003,18(6):85-87
洞头列岛的住人岛中;分布有吴语(温州话)和闽语(闽南话)二种方言。文中从人口迁移、行政区的变动和海岛的地理环境等方面,对方言的分布特征与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同时对邻近的玉环岛的方言状况以及"方言岛"的形成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孙炎的“八角螫虫”之说见于《尔雅.释虫》“蟔,蛅蟴”郭璞注,从郭璞注可以看出,孙炎将“蟔,蛅蟴”解释为“八角螫虫”,郭璞不同意孙炎的解释。邢?、郝懿行、段玉裁、朱骏声等四家在郭璞注的基础上对孙炎的解释或否定、或肯定,但都不能令人信服。文章根据现代方言证明孙炎的解释的可信性。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文化区域划分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朱竑 《人文地理》2001,16(3):44-48
根据民族构成基本一致、具有相同或相似的语言(方言)类型和比较一致或相似的文化景观、文化地域分布基本相联成片、有一个反映区域文化特征的文化中心等五个指标,将海南岛划分为沿海文化区、临高文化区、儋州文化区、五指山黎苗文化区(又分合亩制和其他黎苗文化两个亚区)及三亚羊栏回族文化版块等五个文化区域。  相似文献   
5.
《国语》方言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考察,本文认为《国语》中存有部分方言词。联系上古方言词的一些材料我们梳理出了40余个《国语》方言词,并在对它们所在国别和方言区对应关系调查的基础上对《国语》作者、《国语》方言词的历时层次以及战国中前期稚言和方言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推断和解释。  相似文献   
6.
广东地名语言文化空间结构及景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语言符号,地名是人类群体活动、经济开发和区域文化进程中的集中体现。广东地名层从语种上明显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古越语地名层、地方方言地名层和全国通用语地名层。从时间上看,唐代以前,广东地名基本上属古越语时期,宋至明和清前期为南方方言地名时期,清末以来为北方书面语地名时期;从空间上看,广东地方方言地名层大抵在宋代已基本形成,清代最终形成粤方言、客家方言和福佬语地名文化景观三分广东的空间分布格局,粤方言地名层主要集中于珠三角及邻近地名,客家方言地名层位于北江和东江间的广大山区、丘陵地带,粤东韩江地区则多是福佬地名文化层;从形成原因分析,广东地名层主要归究于历史时期移民、区域人内口繁衍和土地大规模开发,加之人地矛盾日渐突出又为族群地名文化扩散提供了条件,而社会制度的发展和健全,最终成为广东地名层语言文化景观形成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自 1 9世纪以来 ,槟城的华人社会便以福建 (闽南 )人和广东 (广府 )人为主 ,尤其是前者。客家人的人数 ,一直都只占华人人口的 1 0 %左右。本文将讨论客家移民———戴欣然的奋斗和事业及其牵引出来的方言群关系。本文的一个讨论重点 ,是探讨戴欣然在槟城的慈善事业和领事任内的活动 ,进而讨论槟城华族方言群社会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本列举了十条贵州方言词,分别从其词义、语音以及字的历史与地域的流变上对其本字进行了考释,同时尽可能的列举了古代献资料予以印证。  相似文献   
9.
《韵略新抄便览》是反映乾隆时期山东方音的韵书。本文简要介绍了这部方音韵书的得失,重点分析其294条眉注牵涉到的500余字的读音.讨论它们反映出的方音演变规律和偏旁误读、形近误读、训读字等语言文字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0.
Scholarship on Thomas Sheridan's popular farce The Brave Irishman has to date focused on its engagement with the figure of the ‘stage Irishman’, testing the title character's thick accent and Irish idiom against a standard English that rarely appears in the play itself. This essay considers the farce on broader terms, addressing both regional variations in the play's performance and the other idioms of the play, in order to argue that the farce overturns the devaluing of the Irish idiom and instead dramatises the shortcomings of English on terms consistent with Sheridan's large body of writing on the English language as spoken in the British Isl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