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3篇
  241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清代皇帝明黄色朝袍的功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清代皇帝冠服中,明黄色朝袍的功用尤其引人关注。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朝祭所御”的概念往往含混不清,以至认为清帝明黄色朝袍既可亲郊飨庙又能御殿朝贺,模糊了朝服与祭服的区别。顺治十年(1653年)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傅景星奏言:“自古帝王一代之兴,必有一代之制,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衮冕黼黻代有不同,朝有朝服,祭有祭服,所以肃臣民而格上下也……”。本文旨在讨论清帝明黄色朝袍的不同作用,从而区分出朝服与祭服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郑嘉励 《华夏考古》2011,(3):121-125
秘色瓷本是晚唐时期越窑贡瓷的名称,其性质是贡瓷。秘色瓷之得名与釉色相关。作为贡瓷,秘色瓷由“贡窑”所出,在今天的研究中,也可物化体现为越瓷精品。根据法门寺塔地宫出土材料讨论秘色瓷问题,必须纳入贡赋、库藏制度,不可脱离具体的历史背景割裂认识并刻意渲染。  相似文献   
3.
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长江口二号”清代沉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木制沉船之一,已于2022年11月完成整体打捞。在进行水下考古调查时,沉船出水的部分青花瓷出现的病害现象引起了考古工作者的关注,特别是裂纹中黑色污染物及表面铁锈状污染物对文物的外观产生了很大影响。本工作选取了三件具有典型被污染特征的青花瓷标本作为代表,使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EDXRF)、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分析(XRD)、拉曼光谱分析(Raman)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SEM-EDS)等方法,对污染物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形成原因以及环境的影响作用,并对其潜在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污染物主要以方解石、菱铁矿等碳酸盐以及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长期处于河口淤泥中的还原性环境是导致菱铁矿和亚稳的铁硫化物形成的原因,船体中铁质构件腐蚀对局部环境的污染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也反映出被污染的青花瓷所处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出水的部分青花瓷釉中裂纹的形态表明其形成是由物理撞击造成,而釉中硅灰石晶体的选择性腐蚀会导致腐蚀坑的形成,裂纹和腐蚀坑均为外部污染物进入釉层内部提供了通道,导致瓷器劣化。出水后...  相似文献   
4.
浙江上林湖出土了一批秘色瓷,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在外观、造型、装烧方式上相似。通过对窑址的实地调查与样本的科技检测分析(包括热释光测年、化学成分检测、显微结构分析、吸水率测试)发现,这批秘色瓷与一般品质的越窑青瓷在胎釉化学成分与显微结构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因此从化学成分和显微结构角度并不能将秘色瓷从越窑青瓷中区分开来。此外,在工艺技术上,秘色瓷的特点是坯泥处理细致,修坯严格,施釉均匀,并使用瓷质匣钵密封装烧。所以,秘色瓷是越窑青瓷中工艺技术较好的一部分精品瓷。  相似文献   
5.
清代官窑瓷器元素成分数据库建立工作,是上海博物馆古陶瓷科技分析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项工作以清代官窑瓷器的透明釉为主要研究对象,应用无损的X荧光检测设备和定量分析方法,分析了多种类别瓷器中透明釉的成分配比,涉及到的清代官窑瓷器品种主要包括青花、白釉、釉里红、高温颜色釉、粉彩等。主要包含有清代官窑瓷器中透明釉元素成分分布特征、样品分类、完整器成分分析特点等方面的内容和讨论,通过清代官窑瓷器中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给出清代官窑瓷器的元素成分数据库相关信息,同时结合古文献记载,探讨清代官窑瓷器制作的有关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重庆地区三峡工程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宋元时期青白瓷的产地,采用中子活化方法,分析了28枚三峡出土宋元时期的青白瓷残片和20枚时期相近、窑口已知的青白瓷残片,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样品胎体的微量元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江西产青白瓷的稀土元素含量与福建、安徽、湖北等地差异显著,而Rb、Cs、Hf、Th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明显不同;三峡出土的青白瓷样品中,除编号为荣阳5和涂山窑5这两枚残片外,其余残片的元素特征与景德镇所产青白瓷颇为一致,拟断定这些青白瓷源自景德镇.  相似文献   
7.
This paper explores and reassesses the issues of social decline, educational underachievement and civic erosion in relation to the Protestant working class in Belfast. Prior to the ‘Troubles’ the Protestant working class in Belfast had at its heart a civic-mindedness which was in tune with working-class communities across the UK at the time. This civic-mindedness encouraged the growth of extended communities and placed an importance on church attendance and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something which has been conveniently ignored in most analyses. Owing to population movements in Greater Belfast which followed the violence that followed the introduction of internment without trial in August 1971 Protestant church congregations dwindled and school attendances dropped significantly. The paper ultimately seeks to provide a ‘long view’ of the Protestant working-class experience in order to assist those who are concerned with the problems facing it in the current era.  相似文献   
8.
青花瓷器产地判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研究以江西省景德镇、云南省玉溪、建水、福建省平和的青花瓷器为主,结合香港清代碗窑以及德国、日本、泰国的现代青花瓷器,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EDXRF)分析方法,在无损的情况下对其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得到了Ti、Mn、Fe、Co、Ni、Cu、Zn、Ga、Pb、Rb、Sr、Y、Zr13个元素的含量结果。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第3主成分在三维座标系中绘制散点图,所得类群关系与已知情况完全相符。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可用于青花瓷器的产地判别。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 色瓶"、" 公用"等几款新发现的古代瓷器铭文作了分析和考证,为中国瓷器发展史补充了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10.
识瓷五笺     
本文分窑与窑系、官窑诠释、纹饰、器名杂识、残瓷琐语、科技之光照耀下的古瓷五个部分,论述、探讨、解决了古陶瓷研究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阐述了研究的方法论,对将来进一步推进古陶瓷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