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滕州前掌大墓地中随葬兵器的墓葬较多,特别是女性墓葬中随葬兵器的现象较之于其他地区更为多见亦罕见于海岱地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商末周初时女性社会地位较高和前掌大地处战事频繁的东夷重地有关,也许正因如此,前掌大墓地的女性生前可能参与作战。  相似文献   
2.
谈朱然家族墓的年代和墓主身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朱然墓右前方发现的砖室墓应属朱然家族墓,墓主为朱然之子朱绩。  相似文献   
3.
<正>为配合陇海铁路宝兰复线陕西宝鸡段工程,200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先后两次发掘了宝鸡建河墓地,取得了重要收获。其中秦墓的发掘,是目前为止在陕西境内最西端、甘肃境内最东端的渭河北岸有关秦人踪迹的重要发现,为今后寻找秦人自西向东逐渐迁徙的足迹,乃至对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翔实的第一手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4.
为配合甘肃省民乐县五坝村道路工程顺利实施,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民乐县博物馆对五坝墓地所在一条东西向道路(墓葬密集区)进行了两个月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史前墓葬53座,时代内涵丰富,包含半山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与"过渡类型"遗存。对于构建黑水河流域史前文化发展序列,乃至探索河西走廊地区史前各文化或类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南阳丰泰墓地的时间跨度由战国晚期至东汉晚期,其文化内涵在器物形态、组合特征、墓葬结构等方面都有独具特色的地方。战国晚期,南阳地区政权更迭频繁,韩、楚、秦的文化势力也因此相继出现,共存发展,至战国末期形成了融三者于一体的新型仿铜陶礼器组合,并在秦汉时期迅速发展,成为主流的文明形态。与此同时,以双耳罐为代表的楚系地方文明不绝如缕,顽强生存。两者共同构成了秦汉文明的基础。这种新型仿铜陶礼器文明自身的发展变化,及其与楚系地方文明之间的互动关系,印证了秦汉中央集权政治统治力的强弱变化,以及秦汉社会盛衰的历程。西汉晚期以后开始流行的模型明器,则昭示着新的丧葬观念、丧葬礼仪的诞生。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丹江口水利枢纽加高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阎杆岭墓群Ⅱ区的83号墓进行发掘。该墓为"甲"字形积石积炭墓,出土鼎、罐、瓮、壶、仓、灶、井等陶器和铜盆、铜甑、铜釜、铜五铢钱、铜兵器、铜车马器、铁剑等随葬器物99件,年代为西汉晚期,为汉墓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7.
湖北随州市叶家山西周墓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叶家山西周墓地共发现墓葬65座和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和玉器等遗物700余件套,其中部分铜器上有"曾"、"侯"、"曾侯"和"曾侯谏"等铭文。据器物形制和铜器铭文,该墓地是西周早期曾侯的家族墓地。这对研究汉东西周早期曾鄂、曾楚关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8.
河北正定县吴兴墓地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祥  蔡强  于俊玉  柏艺萌  尚晓波  万雄飞 《考古》2012,(6):3-13,98,102
吴兴墓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安镇吴兴村,距正定县城15公里。京广铁路在墓地东南2.5公里处南北向穿过,滹沱河在墓地南12公里处自西向东流,地势平坦(图一)。2006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北段考古发掘工作全面展开。受河北省文物局委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朝阳市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C地点共清理墓葬37座,为圆角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多数墓葬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主要是陶器,器物组合以筒形罐和壶为主,还出土石器、骨器、玉器等。C地点墓葬的文化内涵与此前发掘的A、B两地点新石器时代墓葬应属同一种文化,可暂称为南宝力皋吐类型。  相似文献   
10.
Sir Victor Alexander Haden Horsley (1857–1916), the pioneering British neurological surgeon, passed away 100 years ago. He died young in his sixtieth year from the effects of heat stroke while serving as consulting military surgeon to the Mediterranean Expeditionary Force in Amarah, modern-day Iraq, and was buried in the now largely abandoned “Amara War Cemetery.” By the time of his death in 1916, Victor Horsley had established himself as one of the most eminent innovators of modern neurological surgery. His pioneering researches in cerebral physiology earned him an early reputation in the field, and his experiences with vivisection allowed him to confidently operate on the brain and spinal cord at a time when surgical intervention of the nervous system was fraught with uncertainty. Outside the operating theatre, Horsley was a proud advocate for a number of sometimes controversial sociopolitical issues; national temperance, women’s suffrage, and medical unionism particularly interested him. He brought the same courageousness to the British army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and labored tirelessly under considerable hardships to improve the conditions for soldiers. Otherwise robust and healthy, it was only through great self-denial and overwork that Horsley suddenly succumbed to the burning heat of Mesopotamia. He died as he lived—a fearless and painstaking fighter for the common man. His was a most beautiful life of unselfish devotion to oth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