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18篇 |
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15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8篇 |
2021年 | 27篇 |
2020年 | 57篇 |
2019年 | 54篇 |
2018年 | 50篇 |
2017年 | 76篇 |
2016年 | 68篇 |
2015年 | 33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255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90篇 |
2010年 | 63篇 |
2009年 | 63篇 |
2008年 | 76篇 |
2007年 | 80篇 |
2006年 | 67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46篇 |
2002年 | 52篇 |
2001年 | 24篇 |
2000年 | 24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5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Sha Wutian 《中国历史研究》2020,53(3):208-226
Abstract Cave 17 or the cave library is located on the northern wall in the hallway of Cave 16 in Mogao Caves, Dunhuang. The mural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reason why the cave library was sealed.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f the thousand Buddhas on the cover layer of Cave 16 seems to reflect the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which could be dated in the late Guiyijun period when Dunhuang was ruled by the Cao family. In 1052, the trend of the Final-Dharma thought flourished in the Liao Dynasty. With the frequent communications between the Guiyijun regime and the Liao, this trend came to Dunhuang and merged with the original thought of the Final Dharma in this region, which tremendously impacted the Buddhist community in Dunhuang. So the local Buddhist community made the transformation tableaux on the mural of Cave 16 and also transformed Cave 17 for storing Buddhist texts as a response to the coming Final Dharma. These activities seem to have led to the eventual sealing of Cave 17. 相似文献
3.
夏同龢为贵州历史上两个状元之一,其《状元策论答卷》与光绪帝当时维新变法的思想相近,从“求才”、“经武”、“绥远”、“理财”四个方面阐述了执政及变法之要,通篇洋溢着爱国、务实、变革、维新的思想,有较深刻的政治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4.
绍兴富盛跳山东汉建初买地摩崖是现存浙江境内有确切纪年的汉代摩崖,也是我国现存最早体积最大的买地券,被列为我国的汉刻重宝。通过追溯摩崖发现经过和结合相关史料,凸显此摩崖在金石学、社会政治经济学和书法艺术上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5.
抗战初期,我国沿海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大举内迁,起于1937年八一三抗战,到1940年夏基本结束,在后方形成八个新工业区。沿海沿江地区的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建设后方工业基地,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6.
“京观”及其历史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建江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5,(1):83-86,82
“京观”是中国古代战争的产物,贯穿于中国历史的上古和中古时期,为华夏民族和周边兄弟民族所采用,目的是张扬武功。但是,由于“京观”这种形式过于血腥与残酷,故在以后的岁月不被使用;时至现代,演变为纪念碑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Hellmut Wilhelm 《东方研究杂志》2013,61(1):151-189
8.
对于自由主义者张君劢来说,他同意民社党出席1946年由国民党一手包办的“国大”,是一个极其痛苦的抉择。他之所以这样做,客观原因.一是民社党生态的困窘.二是国民党投其所好.百般拉拢;主观原因.一是他的充满矛盾的自由主义理念。二是他的“宪法之父”的“宪政情结”.三是他的人格的分裂与异化。 相似文献
9.
张永攀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13(3):73-81
《艾登备忘录》是英国政府1943年制定的对藏政策。其内容延续了英国一贯主张的“宗主权”理论,并以“西藏自治”来要挟中国政府。古德使团依照此政策在拉萨鼓动西藏自治之后,英国外交部又决定反思其西藏政策,但遭到印度政府和印度事务部的反对。从总体来看,无论《艾登备忘录》的提出,还是英国对藏政策的波动,都是出于英国对华总政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王素芳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3,(5):66-77,41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20世纪后半期《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和出版情况。文章从《二十四史》原籍的重印;补充、订正;配套索引、书目等检索工具的编制;普及本的整理和数字化五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叙述。最后,笔者对二十世纪50年代以来二十四史系列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