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场甲午战争,使东亚海权格局剧变,由此构成中日两国命运变化的历史拐点。战前,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殖民扩张的相同遭遇,展开了近30年的海军现代化建设,并在互为敌手的竞争中日益凸显于以英国为主导的东亚海权格局之中。然而,不同的战略选择决定了不同的命运,甲午战争用血与火诠释了海权与海防的本质区别及其决定性影响。正因为战败后的中国已完全置身于东亚海权格局之外,再次陷入有海无防的境地,导致海权得以坐大的日本推行"大陆政策"更加有恃无恐,在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走上独霸东亚之路。  相似文献   
2.
在甲午战争中,邓世昌、林泰曾、刘步蟾和丁汝昌等海军将领宁死不屈、战败自杀,其事迹可歌可泣,更发人深省。从他们成长经历和战斗事略,不难洞悉其自杀原因在于传统的忠君思想和荣辱观以及脆弱的国民性格。中国军人特别是各级将领应当知耻而后勇,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3.
日本右翼势力对“台独”的支持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战后初期,日本右翼势力是“台独”逆流的始作俑者和首开“台独”运动先河的罪魁祸首;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不仅在中日复交前使本国成为“台独”势力的大本营,而且在中日复交后仍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台独”;后冷战时期,日本右翼势力支持“台独”不仅变本加厉,而且呈现出民间与政界配合、右翼与政府呼应之特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中国、日本、韩国电力体制改革实践为比较对象,从改革的起点、目标的选择、引入竞争的方式、电力监管、电力民营化、改革的成效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力求得到一些对深化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有意义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前的"政经分离"与"政经不可分"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政府在对华关系方面曾推行过“政经分离”政策。其核心是:政治台湾,经济大陆。即只承认台湾当局,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此,中国政府提出了“政治三原则”和“政经不可分原则”,与日本方面旨在搞“两个中国”的图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在中日复交35年后的今天,“政经之争”早已不再是中日之间争论的焦点。但对如今时而“政冷经热”、时而“政经双冷”的中日关系来说,重温这段“政经之争”的历史,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中忱 《日本学论坛》2002,17(3):127-132
本文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开得轰轰烈烈但现在已经被文学史叙述遗忘的亚非作家会议为研究对象,追溯战后中国,日本作家在和亚非新兴的独立国家的文学接近的同时,突破分别以美国,苏联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的冷战格局,在反对新殖民主义的旗帜下获得广泛开展文学交流基础的历史过程,也对当时中日两国作家出于现实斗争策略考虑,共同回避对近代日本殖民主义历史的反省的时代局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小说《行云》写的是一位上京求学后又返回故里的青年的故事。青年的情感经历揭示出了由甲州大藤村至东京的空间距离。文中衬以路途之险,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甲州人呼吁中央线铁路建设的关注和声援。同时,作者还以“战争画”等小道具明示了小说时间与创作时间的一致性,进而虚拟了青年归乡后的数年时间,以两者暗喻了狂热一时的甲午战争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毫无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美国因素"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中日钓鱼岛争端中的“美国因素”进行了系统考察。二战后美国的日本政策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发展及变化有着密切联系。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美国政府通过托管琉球与“第27号令”将中国钓鱼岛纳入其托管之下。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又将钓鱼岛的“施政权”作为冲绳的一部分“归还”给日本,为中日钓鱼岛争端打下“楔子”。冷战结束以来,美国政府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由“模糊中立”到当今小布什政府的“小心介入”,反映了美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立场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This study compares the landscape-scale taphonomic signal of carnivore modification to the surficial bone assemblage in Amboseli Park, Kenya as it was in 1975 and 2002–2004. Change in predator abundances over time provides a means of assessing the taphonomic signal of carnivore-mediated bone consumption and destruction under differing ecological conditions and varying levels of conspecific competition for resources. The landscape assemblage indicates taxonomic variation in the patterning of carnivore modification to ungulates of different size classes as well as within equivalent size classes. Analyses of long bone el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differential destruction of limb ends and the strength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imb end abundance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provide an indication of the intensity of carnivore modification to a faunal assemblage. The ability to infer levels of carnivore modification based on limb elements can provide faunal analysts with the tool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taphonomic signals in the fossil record relate to carnivore modification, hominin transport of appendicular elements, or both.  相似文献   
10.
试析中日环保合作的现状及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在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代价。而环境问题跨国界的特点使得邻国日本对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自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环保合作是两国众多合作与交流领域中最活跃、最有成效和最具潜力的领域之一,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国际环境双边合作树立了典范。本文将回顾中日环保合作的历史与现状。分析其特点与缺陷,并尝试对中日环保合作的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