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篇
  免费   2篇
  327篇
  2024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明代中后期,闵行镇凭借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与繁荣的棉花种植业,成为上海县重要的商业市镇。近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闵行镇与上海城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密切,政治地位也日趋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政策与华东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使得民国时期奠定重工业基础的闵行镇备受各方重视。在国家政策、经济体制、地方利益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闵行镇最终由江苏省上海县划归上海市。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的三年多的生活体验,对尾崎的一生而言,无疑是极为重大的转折点。他从一个有些朦胧的共产主义的信奉者,转变为一个比较坚定的共产主义的实践者。其主要表现为:一,积极参与了上海的左翼文化活动;二,成为佐尔格情报组织的重要成员。不仅如此,这三年多在上海的体验和考察,奠定了他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基本视点,是他日后成为著名中国问题评论家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4.
姚远 《东南文化》2003,(1):53-57
作为教会大学毕业生的陶行知,在金陵大学求学期间,陶行知从一个尚且懵懂的徽州少年,转变成了一名追求自由民主、信奉“知行合一”的先进青年,成为他“爱满天下”的教育事业的逻辑起点。可谓金陵大学是陶行知早年智悲双修、悟证光明的菩提树。本文将通过陶行知在早期金陵大学求学经历的考察,探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教会学校间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柏文 《旅游科学》2009,23(4):72-77
20多年来,旅游管理课程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绩,但依然存在课程老化固化、缺乏对社会需求响应能力等问题。通过往届毕业生、网络、新业态和旅游组织机构等多端口的职业需求信息的监测与评估,在理论和技术上可以构建一个既能响应社会需求,又能满足学生个人兴趣,还能符合国家专业要求的“三位一体”的响应社会需求的旅游动态课程体系。通过该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加强现有专业对社会需求的响应能力,减少一些短周期新专业的应急性增设,从而节约教育资源、积累教育资本、避免学生同业竞争、缓解就业压力。基于以上理论和实证研究,云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未来至少可以增设美食与营养、旅游技术与工程两门课程以响应社会需求,并形成其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的主导与大力推动下,以"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为口号的妇女解放运动使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上海家庭妇女纷纷走出家门,进入企业和里弄工厂(场),成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劳动力量。然而,此时的社会性解放却是以性别差异的忽略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的延续为前提的,因此,走出家庭的妇女不得不同时面临工作、家庭的双重压力。后来随着"大跃进"、城市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败,许多已经走出家庭的妇女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重回家庭。但是,50年代后期上海家庭妇女走出家庭的经历为她们再次走出家庭并最终走向全面解放奠定了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国前后,北京和上海都举行了规模盛大的"五四"运动纪念活动,这两次活动都不仅仅是群众性的纪念仪式,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它一方面号召继承"五四"革命精神,表达对现实服务的方向;另一方面则书写着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从而确证新民主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对中国革命和即将展开的新中国建设的指导意义,即为新中国确立了一个新的思想坐标——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种以"五四"为中介而实质上是为了引导和塑造新思想的纪念活动方式,成为后来"五四"纪念的传统,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确立领导地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上海产业布局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着眼于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按照"三、二、一"产业发展新思路,上海的产业布局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逐步形成了中心城以三产为主、郊区以二产为主的大都市产业布局架构。在各类工业区建设的基础上,上海又突出发展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由此,上海产业布局呈现出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第二产业立足于城市功能重塑、提高工业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加强对重大产业项目的"政策聚焦",确立了空间发展的内环整合战略和"东西南北"发展战略,依托都市工业园区和城郊工业区,大大提高了产业聚集度。  相似文献   
9.
Over the years, many members of the Rhodes University community have proudly claimed their university to be a kind of transplanted Oxford, while others have viewed this claim as pretentious – hence the derogatory label ‘Oxford in the bush’.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nections and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institutions.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both universities strongly identified with the British imperial cause; and for decades Rhodes University regularly celebrated its symbolic association with the historical figure of Cecil Rhodes, who also happens to be one of the most commemorated figures in Oxford. There was also a shared ethos, as both laid stress on a style of education that was character-building, a prerequisite for which was a strong grounding in the classics. There was, too, a cultural affinity between Rhodes and Oxford, exemplified in the strict segregation of the sexes, th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sporting achievement, and a tendency to engage in frivolous activities. The article goes on to show how over time the Oxford tradition at Rhodes came to be challenged and undermined, especially from the late 1960s onwards.  相似文献   
10.
Jinling University, or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was created in 1910 from the merger of three Christian missionary schools in Nanjing (Nanking). After a period of smooth development in the second decade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had to face huge challenges in the 1920s when nationalism and revolutionary movements gained momentum in China. After the Nanjing Incident in 1927, the university was forced to deal with all the serious challenges of running a new school. Within two years,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underwent comprehensive reform, which included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board of directors, the accession of the university’s first Chinese president, and the completion of a process of government-mandated registration. All this ultimately led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 into a new era. The university reacted to the registra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internal administrative reshuffling in a process of gradual, interlocking responses. This process reflects the general nature of relations between church universities and the Chinese government during this important historical moment, though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versity of Nanking’s own experience are also appa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