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25篇 |
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83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20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1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95篇 |
2012年 | 22篇 |
2011年 | 87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56篇 |
2007年 | 65篇 |
2006年 | 70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9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乐锋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8,(1):93-101
明代中后期,闵行镇凭借其便利的交通条件与繁荣的棉花种植业,成为上海县重要的商业市镇。近代以来,随着上海城市的发展,闵行镇与上海城区间经济联系不断密切,政治地位也日趋重要。新中国成立初期,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政策与华东沿海地区的战略地位,使得民国时期奠定重工业基础的闵行镇备受各方重视。在国家政策、经济体制、地方利益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闵行镇最终由江苏省上海县划归上海市。 相似文献
2.
岳金西 《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2009,(3):84-93
赵毅教授撰文提出,张居正倒台原因中包含高拱权谋"因素",此说值得商榷。本文认为:《病榻遗言》刊刻问世于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之间,不在万历十年至十二年之间,故与张居正身后罹难无涉;该书是高拱对隆庆六年正月至万历元年二月之间发生的诸多政治事件的真实记录,并非不实之词;该书是当事人记述的回忆录,绝不是"为其身后报复政敌"的所谓"政治权谋"、"巧妙政治设计",因而不可能影响到万历十年以后的明代政局。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进行的三线建设,虽已过去几十年了,但对它的评价依然存在颇多争议。对三线建设作出分析评价,确非易事,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其特殊性。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三线建设二重性这一命题,即它既是旨在应对战争危险的特殊政治行为,又是谋求改善生产力布局的一般经济行为。由于战争没有绝对确实性,只有相对确实性,因此政府的经济行为并不总是取决于经济学原则,还要考虑社会政治的要求。与此同时,评价三线建设得失时,还要面对其经济分析的特殊因素和难以避免的模糊性。总之,三线建设得失相比,得是长期起作用的因素,是国家战略利益所系;失是得的必要代价,从根本上说是外部敌对势力强加给中国人的,也是暂时的,终归会得到补偿。 相似文献
4.
韶乐探源:苗蛮文化对中原早期文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今学界都认为韶乐是中原早期发明的礼乐制度.与处在蛮荒地区的苗蛮化并无关系。但根据可靠献.隋置韶州得名于韶石,韶石得名于韶乐.可知粤北地区的古化当与韶乐有联系。如果进一步探索.先秦献所载帝舜奏韶乐的传说和夏启舞九韶的“天穆之野”都在今湘南、粤北的南岭地区,韶关石峡遗址出土的6人舞蹈实物显示这一地区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左右就对乐舞情有独钟。因此.韶乐当是中华明初期南北方化交流、融合的产物.是南方苗蛮化对中原早期明的形成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军事信息化的空袭战争表现出一些新的特征,人民防空肩负的历史使命也不同于以往那样单一。我国人民防空法明确规定:人民防空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因此,积极做好战备工作、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统一、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人民防空的立业之本,推动城市经济建设是人民防空建设事业发展的基础。正确处理人民防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对于促进人民防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其健康发展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和谐程度。企业的社会责任强调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但在我国,企业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其所造成的“负外部效应”承担本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机制,具有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7.
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生活满意度及社区建设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市场需求与政府战略双重导向的推动下,古村落正日益发展成为国内重要的旅游地类型。本文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为案例,通过对调查所得数据采用均值分析、相关分析和矩阵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古村落居民的社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未来古村落旅游社区建设的重点和方向。分析结果表明:(1)住房条件、经济收入水平、学校教育、村民参与事务管理状况、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等是古村落社区建设与发展中急需改进的因素,也是未来工作中的重点建设方向;(2)村容村貌、道路交通、村内环境卫生、自然环境、基础设施、消防设施、医疗服务等是需要重点维护和完善的因素;(3)物价水平、休闲娱乐设施、就业机会、当地政府工作、公共休闲空间、文体设施等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因素;(4)与其他村民的关系处理、购物方便程度、社会治安等是需要不断维护的方面。 相似文献
8.
9.
10.
Susan Hangen 《Journal of Cultural Geography》2016,33(1):62-79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ntext of student learning in study abroad programs, drawing on ethnographic research on a semester long study abroad program in South India. We show how students use multiple constructions of time and space as a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for understanding what it means for them to “experience” India. We argue that students' conceptualization of space and time in the study abroad location also impacts what kinds of activities they consider to count as valuable forms of learning. Students' ideas about India shape their expectations of what the pace, workload, and activities of the study abroad program in India should entail. Their concepts of Indian time and space lead them to privilege “experience”-based learning over classroom-based or scholarship-based learning. In conclusion, we show how these insights have implications for study abroad pedagogy. Here, we suggest that student learning that is entirely based on “experience” outside the classroom is inherently limited and that students need to contextualize their field-based learning experiences with insights from critic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