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12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为了解巴蜀青铜兵器的制作技术及表面斑纹形成机理,采用金相显微镜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对成都市博物院的几件带斑纹的馆藏青铜兵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件截面样品均为青铜铸造组织,锡含量平均为11%。三件器物表面斑纹层均含锡和铜并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斑纹工艺可分为二类:剑周99-1极可能为直接铸出凸凹不平的剑体,在凸起部位涂高锡合金膏剂,加热处理后得到。另一类可能先直接铸出金属基体,在欲成斑处涂抹合金膏剂或纯锡,加热处理打磨得到。分析结果可为深入研究巴蜀青铜兵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石质文物本体在长期自然风化作用下形成粉化和裂隙等病害,其存在将导致石质雕刻品各部分密度的差异,而泥质镶嵌和包裹引起的材质改变及雕刻品厚度的变化,都将影响X射线的吸收效果。当X射线穿透石质雕刻品时,置于其背面的照相胶片上,将记录由透射X射线产生的潜像,经扫描仪处理,使之转变为显著灰度差的影像,据此分析石质雕刻品金箔包裹的本体病害情况和保存状态。为此,用此技术对重庆大足千手观音进行历时一个多月的X探伤调查。结果显示,千手观音石质雕刻品的金箔包裹本体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化和裂隙,而其历史上泥质修补及补接状况,也一目了然,从而弥补了传统病害调查的不足。本项调查为大足千手观音的修复保护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也可为千手观音的修复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3.
从景观生态学构建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操作模式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李蕾蕾 《人文地理》1996,11(2):8-11
本文试图建立一个有关城市旅游开发与规划的应用理论模式,该模式的建立主要依据地理空间分析方法,同时借用景观生态学抽象形态单位斑、廊、基的概念。并以不同城市的旅游规划为实例说明了该模式的操作运行。  相似文献   
4.
The comb pottery found at Tytkesken-2 horizons 7, 6, 4A, and 4 reveals traces of animal hair. Hair was used as armature at the shaping stage: it was wound around the body of the vessel to prevent cracking during baking and drying (pastes were prepared without the use of hair). As the Tytkesken-2 ceramics demonstrate, using hair as armature was a local tradition, practiced in some measure from the Early to the Final Neolithic period.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