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吐蕃统治敦煌时期所开凿的洞窟中,榆林25窟是相对较特殊的一个,窟内南北两壁的观无量寿经变与弥勒经变延续了盛唐洞窟中经变画的构图、风格,而正壁残存的一佛八菩萨图在造像样式上与窟内其他图像则有一定的差别。从正壁残存的主尊、菩萨名号题记中可以发现,唐代不空译《八大菩萨曼荼罗经》能够与之相对应,但是该经对八大菩萨身形的描述与榆林25窟的图像有一定差别。此图像与藏经洞中的部分绢画具有类似的风格特征,其中一部分有藏文题记,表明它们与居住在敦煌的吐蕃信众有密切的关系,而藏经洞中发现的藏文抄写的《八大菩萨曼拏罗经》可以证明此地的吐蕃信众确实信奉这一经典。一佛八菩萨的图像在吐蕃本土拉萨及青海地区屡有发现,其中西藏昌都与青海玉树的两处摩崖石刻由高僧益西央开凿,年代均在九世纪初,这些遗迹说明一佛八菩萨图像在吐蕃本土的流传情况。在这几处图像与榆林25窟的一佛八菩萨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吐蕃流行的八大菩萨图样并不十分固定,但其构图和风格是基本接近的,而榆林25窟所采用的图像可能来源于吐蕃地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新整理的中正殿火场残档资料,证实了清宫中正殿一区重要的佛堂香云亭的建筑年代当在乾隆十三年之前,其内部陈设反映了具有藏传佛教色彩的《金刚界曼陀罗》和《法界语自在曼陀罗》合一的主题。这里是清帝上香的主要地点之一,其中所供的宗喀巴像与永安寺的宗喀巴纪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金刚智、不空师徒初传于唐代的金刚界曼陀罗(即《金刚顶经》所述的金刚界大曼陀罗),作者一反过去成见,试图阐明以拟人化的形式表现的金刚界三十七尊的曼陀罗并非唐代初传期的金刚界曼陀罗,而最可能是由不空的弟子,即惠果等辈于8世纪末或9世纪初所完成的。证诸史料,金刚智、不空忠实于根本经典《金刚顶经》的指示,大日如来的四亲近,即四波罗蜜是以三昧耶形的形式出现。但此种金刚界曼陀罗,在9世纪初的中国似乎被以菩萨形表现的四波罗蜜完全取代,消失于历史洪流之中。反观藏传的金刚界曼陀罗,数百年来波罗蜜形与拟人化的四波罗蜜图像并行不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汉藏传法演教历史的歧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