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康定元年(1040),宋夏战争爆发,范仲淹挺身纾难,出任延州边帅。面对宋廷"右文抑武"国策所致军事人才匮乏之弊,范仲淹选将以智勇、育将以仁爱,成功地提拔、培养了一批勇猛善战的军事干将。而其中所体现的正是范仲淹独特的"育将观"。  相似文献   
2.
《法苑珠林校注》匡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苑珠林》,是唐释道世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编成的一部佛教类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与文献价值。此书历来未作认真校点整理。2003年底,由周叔迦、苏晋仁两位先生撰作的《法苑珠林校注》得由中华书局出版问世,实为嘉惠学林之盛事。从总体上看,《校注》校勘精当,注释亦要言不烦,是一项质量较高的古籍整理成果。但是由于《法苑珠林》中所收佛教文献来源复杂,时代亦有先后,加之古人编集类书,又有随意更改的通病,故错讹之处不少,要一一厘正,绝非易事。且佛教文献中,不仅多佛教术语、外来译语,又较多当时口语、俗语,若不明于此,断句标点亦易致误。本文就奉读该书过程中发现之20条校点可商之处,略加考辩,敷衍成文.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3.
通过辨析孙殿起所著<贩书偶记>"子部·释家类·一切经音义二十六卷"条,我们可为之增补两条新的版本信息1.该抄本为高邮王氏家传之书.2.该抄本的底本是最早不超过明英宗正统五年(1440)的永乐北藏本,或是更晚至顺治、康熙间刊刻的嘉兴藏本.  相似文献   
4.
建国后十七年,史学界实际存在着两种学风,一种是教条主义学风,在1958年以后一度盛行;另一种是倡导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学风。范文澜恰恰是后者的代表人物,他作为正直的史学家,十几年如一日潜心治学,精心修订和重写《中国通史简编》这部巨著;作为近代史所的创建者,他卓有成效地提倡和培育了全所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优良学风,他在领导中国史学会的工作中,更是贯穿了高度重视扎实的史料基础和提倡严谨学风的指导思想,当教条化的错误潮流袭来时,他挺身而出进行抵制,表现出捍卫历史学的科学性和尊严的高风亮节。  相似文献   
5.
陈麟德 《东南文化》2003,(11):57-60
淮阴四年生涯不仅是孔尚任对现实认识的深化时期,更是其创作成稿《桃花扇》之最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6.
瞿林东 《安徽史学》2006,3(1):11-14,77
<后汉书>纪传的著者范晔,因涉及一桩重大政治案件-"谋反"而被杀.千余年来,人们对这桩公案有种种评判.或日范晔"不反",或日范晔"谋反"是进步之举,或日范晔"谋反"罪名系他人所加,等等.细察其情,本文提出新说:范晔涉及"谋反",客观上系他人设置陷阱所致,而其主观上的弱点,正是落入陷阱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7.
陈范是晚清时期民间报人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他不仅对报业发展富有远见卓识,而且在主掌《苏报》期间,展现出过人的报业才智。陈范接办《苏报》固然存在商业动机,但是襟怀天下、以道自任的人本性却使他更加倾向“以清议救天下”,因而《苏报》始终能独持思想个性,弹奏时代的主旋律,成为引领舆论风骚的报界巨擘。  相似文献   
8.
王頲 《东南文化》2001,(9):62-68
“摺扇”起源于日本,大约于北宋中期输入中国。元末明初,随着中、日间贸易的发展,外来的“摺扇”成为当时的“时髦”,从而加快了中国仿制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上海博物馆藏董其昌《山水》册(共十开),为天启四年(1624)元旦所作,实并非董氏真迹。据考,该年四月董其昌才抵京。同时,该册对题均节录自董氏及明清书画著录著作与晚清文学笔记中,其第二开对题,与故宫博物院藏董氏癸酉(1633)夏五所作《董范合参图》轴题跋相同。再考《山水》册笔法,嫩弱飘浮,墨色平淡,与典型的董其昌风格相差甚远,更无其生拙秀逸之气;而《董范合参图》轴,用笔亦尖劲细碎,全幅墨气滞涩,艺术水准远不及故宫博物院藏董氏十二年前所作《仿古山水图》册,亦无法企及董氏卒前一年所作的《关山雪霁图》卷。可见,《山水》册和《董范合参图》轴非董氏本家之作。  相似文献   
10.
论及清代<易>学,今人多仅关注其钩沉整理汉<易>之功,以至于对清代<易>学的认识有失片面.其实,清吴派学者对汉<易>多钩稽之业,而皖派学者对汉<易>则多所辨驳之功.吴派和皖派学者都以探求经籍本义为归.吴派学者因汉儒去古未远,因而致力于汉<易>的钩沉,以求古之途径而求是;皖派学者则认识到汉<易>亦非尽得<周易>之本义,因而信其所当信,疑其所可疑,以考据之途径而求是.皖派释经方法至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而益精.本文通过梳理王引之<经义述闻>中对虞翻<易>注的辨驳,从一个侧面探究皖派学者解<易>特色,冀对清代<易>学有更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