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峡江地区汉晋南朝花纹砖上的车轮纹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君雷 《江汉考古》2006,1998(3):60-68,94
文章对峡江地区汉晋南朝花纹砖上的车轮纹饰进行全面检讨。首先将车轮纹饰分为若干种类,其后以发掘报告为依据讨论各类车轮花纹砖的年代,最终归纳出峡江地区车轮纹饰的演变线索。文章以为,峡江地区的车轮花纹砖大约出现在新莽至东汉初期,东汉中晚期至东晋最为流行,南朝仍有发现。文章同时分析了各阶段车轮纹饰的时代特征,并且简要讨论了与车轮花纹砖相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2.
江苏淮安财富广场南北朝家族墓是一处典型的家族墓地,墓葬排列有序,随葬器物较为丰富精美,时代特征明显,文化因素较为复杂,对研究南北朝时期丧葬礼俗及淮安地方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古砖的烧制温度决定了其物理力学性质。本研究提出基于磁化率来确定古砖烧制温度的方法。通过对古砖重新加温,测量不同温度下古砖的磁化率,得到磁化率差值的平方-温度曲线图。图中第一个较大的偏差对应的横坐标即为古砖的烧制温度。利用上述方法测得实际烧制温度为700℃、800℃和900℃的黏土砖的烧制温度分别为690℃、810℃和870℃。二者误差较小,认为利用该方法确定砖的烧制温度可行。本研究利用该方法确定了平遥古城10块古砖的烧制温度,发现其烧制温度在650~690℃和850~870℃两个区间范围内。据此推测平遥古城古砖是以秸秆和木柴为燃料烧制而成。本研究实验结果可为古建筑修复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5.
20 0 2年 ,长葛市文物管理所征集到一块空心画像砖 ,它以平面剔地浮雕的技法 ,在砖的正背两面雕饰刻出孔雀、云龙、凤凰、武士及其他吉祥画面。这块汉代画像砖的发现 ,为研究汉代的文化艺术增添新内容  相似文献   
6.
汉代“薅秧画像砖”再认识@刘兴林$南京大学历史系!江苏南京市210093画像砖;;秧苗;;移栽;;汉代~~  相似文献   
7.
2006年吉林省考古研究所在永安遗址发掘两座彩绘圆形砖雕墓葬。从墓葬结构和出土文物判断其年代大致为晚唐五代时期。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宋时期砖雕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晚唐至宋代墓葬中的仿木建筑雕饰与隋唐时期的地上建筑——仿木砖塔的装饰相联系,推断宋墓中流行的仿木建筑雕饰最早应是受到地上仿木砖塔建筑装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2011年济源市承留镇承留村发现了一座仿木结构砖雕墓,墓壁砌筑有门窗、铺作、檐枋等古代建筑构件以及桌椅家具类砖雕,出土了宋代铜钱,初步判断为北宋中晚期墓葬,为研究济源及豫西北地区古代建筑风格、丧葬风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In the conservation of built heritage, earthen ruins rank as one of, if not the most, intractable of problems to be confronted. Lacking the very architectural devices originally in place to combat and control weathering, earthen ruins face rapid deterioration without constant remedial and preventive conservation. Often it is the enormous mass of many ancient earthen ruins that explain their persistence; however, even these will collapse over time from differential erosion, or eventually stabilize as formless lumps. The impossible demands of simultaneously preserving architectural form and fabric (materiality) challenge the archaeologist and conservation professional who attempt to manage both for temporary and permanent displ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