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敦煌石室《晋史》写本记录东晋太兴二年二月至六月间事,属编年体,其文献归属迄今未有定论。先唐众家编年体晋史,“多用《左氏》以易旧闻”这一特点为孙盛《晋阳秋》所专有,敦煌石室《晋史》写本与其表现出惊人的一致。先唐编年体晋史记录东晋元帝朝事者有曹嘉之《晋纪》、邓粲《晋纪》、孙盛《晋阳秋》、刘谦之《晋纪》四家。敦煌石室《晋史》写本和孙盛《晋阳秋》为追求叙事的完整性而打破年月限制的特点完全契合。与此同时,敦煌石室《晋史》写本对王敦的评价和《晋阳秋》一致而与邓粲《晋纪》相左又为追寻写本的归属指明了方向。上述证据表明,敦煌石室《晋史》写本当钞录自孙盛《晋阳秋》。  相似文献   
2.
正不知不觉中,春姑娘已经迈着轻盈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了,到处都是她的足迹,梅花山也被春姑娘装点得生机勃勃。一进入梅花山,放眼望去,是大片大片花的海洋,各色鲜艳的梅花像赶集似的聚拢来,有"状似游龙"的"龙游梅","绿似翡翠"的"绿萼梅","红妆淡  相似文献   
3.
1992年,浙江龙游发现石窟,洞内有一石刻浮雕像。对此浮雕像内容表示的意义及生成年代众说纷纭。作者从多方面作了分析研究,认为此像应为“天马行空”图,成于南朝时期。  相似文献   
4.
浙江衢州地区红砂岩石室群成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及浙江衢州“龙游石窟”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近几年来,通过媒体的广泛宣传,可以说名扬海内外。国内专家、学者前往实地考察研究的也越来越多,并对“石窟群”的成因与用途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出于当地考古工作者的职业本能,我们也曾对本地区类似“龙游石窟”的红砂岩石室作了实地勘察,并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一、石室群分布状况1998年8月12日,我们应衢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徐文荣先生之邀,前往了“龙游石窟”进行第一次考察,至今已先后三次到实地作调查。同时,还先后三次对“龙游石窟”至上游的常山县溪口镇一带沿江两岸进行了实地调查。结果发…  相似文献   
5.
游侠大勇     
朱红 《旅游》2009,(10):30-33
游侠是这样长成的 在尼泊尔,有个中国人开了一家青年旅社----龙游。这曾经是中国驴子们到尼泊尔必先报到的地方,尼泊尔内战时.这里还成了中国游客的避难所,开店人就是大勇。  相似文献   
6.
金代天会七年曷苏馆路迁到宁州的具体地址,史学家、考古学家多有论述,笔者认为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我们多年来阅读了大量有关曷苏馆方面的史料,尤其对王寂写的<鸭江行部志>中与曷苏馆有关的部分反复研读分析,并多次沿途实地考察.在综合历史资料和大量的文物遗存的基础上,认定盖州市九寨镇五美房村古城遗址,为金代曷苏馆路治所宁州.  相似文献   
7.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萧山工作站对蜈蚣山土墩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D19为此次发掘揭露出的规模较大的石室土墩墓,它由封土墩、墓门、墓道、墓室、挡土墙和护坡组成,其内发现上下两层遗物,根据器物的分布情况和时代特征,可将其分成三座墓葬。该土墩墓的发掘为研究石室土墩墓的地域分布、营建和使用以及百越地区的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丁金龙  陈军 《东南文化》2012,(4):59-70,132
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以来,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苏州地区西北部70余座山脉发现土墩300多座。土墩均分布在山脊上,有一山一墩、一山多墩以及一山数十墩,大多为西周中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按结构可分为石室土墩与土墩墓:前者为一墩一室,有军事、祭祀、居住、墓葬等多种用途;后者均为墓葬,大多为竖穴墓,有一墩一墓和一墩多墓。墓葬规模和出土文物显示,墓葬大多为吴(越)墓葬,亦有楚墓,其中吴国王陵中存在的盗掘与毁墓现象,应与越国和楚国的报复性挖掘有关。  相似文献   
9.
郑会修 《中华遗产》2015,(1):104-121
浙江西部,群山环抱中的小县城龙游,聚集了上千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它们的缔造者,是中国十大商帮中唯一一个以县级行政单位命名的“龙游商帮”。无论是村落布局还是建筑遗存,这里都透露出龙游的辉煌往事——一批从浙西山区里走出来的商人群体,既无官府支持,又没有强大的宗族势力,  相似文献   
10.
论“敦煌学”一词的词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自从20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敦煌学”一词是陈寅恪于1930年在为陈垣《敦煌劫余录》写的序言中首创的,该序中5次出现“敦煌学”一词。本文则认为,“敦煌学”一词应该是日本人首创的。日本敦煌学家石滨纯太郎于1925年在大阪出版发行的《敦煌石室的遗书(怀德堂夏期讲演)》中,15次使用了“敦煌学”一词,并且对国际敦煌学的起源、发展、研究范围、问题、广义敦煌学和狭义敦煌学的区分等做了全面而系统的阐述。本文认为,“敦煌学”一词是明治末年、大正年间日本敦煌学蓬勃发展的产物,是在日本出现“敦煌派”、“敦煌家”、“敦煌党”等一系列词汇的基础上产生的。本文强调,陈寅恪虽然不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但应该是在中国第一个使用“敦煌学”一词的人,或者说是第一个将“敦煌学”一词引入中国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