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明 《收藏家》2015,(4):41-46
"云南省文物总店旧藏文物精品展"在普洱市博物馆举办,这次展览展出各类器物共124件,包括瓷器、玉器、佛像和竹木牙雕。展品来自云南省文物总店(1962年创建),是该店几十年来在各地市场和国外市场征集来的文物精品,该展览受到云南收藏群体的好评。现遴选该展中部分瓷器精品略作介绍,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2.
我国书坛晋唐至宋代,书家辈出,人才济济,到了元代书法名家寥若星辰,屈指可数。在这为数不多的书法家队伍中有一位绵阳籍的书法家名贯一世、堪称泰斗的人,他就是邓文原。邓文原与赵孟颊,鲜于枢并称“元初三家”。  相似文献   
3.
元初以杭州为中心的江南地区是当时遗民与文人聚集之地,同时也是当时一大书画中心,鲜于枢置身其中,在增益自己收藏的同时,也饱览了当时大藏家周密、王芝、乔篑成、郭天锡、赵孟頫等人的收藏。作者通过梳理、罗列鲜于枢过目书画及所用印鉴,尝试考察其鉴藏趣味及书学思想,并对相关问题加以考辨。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分析,并重新梳理已往考古发掘资料,可以明确元代文献或瓷器中所带"枢府"二字是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的简称。"枢府"款枢府釉瓷不应专门为宫廷或皇家烧造,更非宣徽院定烧,而应是官府机构之一的枢密院定制用瓷。此外,考察元代祭祀用器使用制度,可以排除"枢府"款枢府釉瓷为祭器的可能,其很可能是枢密院或下辖军事机构履行公事之需而置办的公用器。  相似文献   
5.
李海 《收藏家》2002,(4):51-53
1984年4月,杭州市发现了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墓,出土文物14件,有墓主人生前使用的文具,印章等,也有墓主人生前的收藏品。这些出土文物显示了墓主人生平品行和学识修养,它们不仅是鲜干枢艺术活动的实物见证,也是研究十三世纪中晚期杭州文化艺术史的重要资料。南宋建都,杭州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历138年,成为士大夫的生息之地。他们的喜好,为杭州的文化艺术积淀了丰厚的基础,除皇室收藏外,士大夫收藏古物的风气也非常盛行。1275年秋,元帝国大将军伯颜大举南下,焦友直收复临安乾坤、宝典经籍图书、书画的奏本被批准,说明元代统治者对宋内府之所藏已是有备而来。翌年二月伯颜攻入杭州,立即封存南宋内府国宝,冬十二月运往大都,而民间收藏依然如故,且有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建融 《收藏家》2008,(4):67-70
2007年的艺术品拍卖市场上,有一个现象以轰动的新闻效应引人注目,这便是一些华人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异军突起,拍出了天价,甚至把赵孟頫、鲜于枢、沈周、唐寅、董其昌、陈洪绶、王铎、石涛、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中国书画史上里程碑式人物的作品拍卖市场上的价位也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7.
“尸变”故事在清代志怪小说和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清代社会中盛行的“停柩浮厝”的独特葬俗是“尸变”故事得以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本身则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灵肉、人鬼等概念的分类与理解;也揭示出清代社会“停柩浮厝”与“入土为安”两种相冲突的观念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张力和社会压力。“尸变”故事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在面对逝者时普遍存在的怀念、不舍与厌恶、恐惧两种本能情感间的人性冲突。  相似文献   
8.
2010年11月对景德镇吕蒙乡历尧村月山坞窑址的调查采集到大量实物资料,其中主要为元代枢府釉瓷,部分器物带有明显过渡性质.主要采用印花工艺,兼有刻花、划花,且有少数枢府釉瓷采用了特殊装饰技法.月山坞窑枢府釉瓷采用垫饼支撑仰烧.调查发现该窑绝大多数枢府釉瓷带有模印铭文,对于解决已往考古发掘中部分带有模印铭文枢府釉瓷窑口归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孙梦驰 《文史月刊》2012,(Z3):14-16
<正>"大臣"一词频繁的出现于宋人的言说之中,其含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常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综观宋代文献,"大臣"一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有三种含义:对上层朝官的泛称、特指正副宰相和正副枢相(即"宰执")、儒家理想中的能够辅佐君主实现大治的士大夫官僚,试分疏如下:一、泛称上层朝官大中祥符八年(1015)九月御史中丞冯拯上言:"皇城副使焦守节缘坐免宙,虽逢赦宥,未蒙任用。望特  相似文献   
10.
何勇强 《古籍研究》2003,(3):63-68,82
鲜于绰《传信录》,最早见于宋人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著录:“《传信录》十卷,右皇朝鲜于绰大受撰,记国朝杂事,多言元丰后朝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也。”马端临《文献通考》袭用其说。近人傅增湘《藏园群书经眼录》也著录了《皇朝传信录》十卷,“题鲜于绰大受编,起绍兴元年正月一日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