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高温与台风季节,8月8日—13日,我们受有关部门委托赴浙江宁海、舟山与嘉兴就有关古海船的复制情况,作专题考察。在当地主人的热情安排与陪同下,冒着摄氏38度高温,紧张地在各地穿梭拜访。50年一遇的“桑美”台风,也幸运地擦肩而过。看来研究郑和与妈祖也还管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2009,(11):170-173
作为三原色之一的蓝色,象征着永恒与纯净;在高压、高温环境中,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晶体,成为了稀少珍贵的钻石;优雅,是人类文明的高级象征。这些看似无关联的词汇组合在一起,就是蒂芙尼。没有人能完全诠释这个品牌所包含的全部意义,没有人能驾驭这个品牌对纯洁无暇的追求,唯一能做的,只是马不停蹄地追赶这个走过173年的品牌,抓住和它有关哪怕1%的信息,也是值得庆幸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最早烧制高温陶瓷的国家,从原始瓷开始,含铁原料制作的颜色釉瓷贯穿了整个中国制瓷的历史,从而产生了呈色各异、品种繁多的铁釉瓷.为研究影响铁釉瓷呈色的各类因素,本工作综合应用成分分析方法,对一些典型的铁釉瓷品种进行定量测定.研究表明:高温铁釉中Fe2O3的含量范围从1%至高达约18%,铁的含量对釉的呈色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窑炉的烧成气氛和原料中的TiO2含量变化会影响Fe2+、Fe3+的生成比例,从而使釉色发生改变;另外,原料中MnO的含量、施釉工艺等也会对釉色产生影响.研究结果将对我国高温铁釉瓷制作技术的产生、发展有一个更好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正>盛夏的树葱郁摇曳,碎金子一样的阳光伴着绿色一起摇,太阳以最明亮、最热烈的语言和树叶攀谈。高温和阳光牵手穿过树叶,透过细小的空隙,照下点点斑驳。不用走多远,就能看到这里那里长着星星点点黄色的萱草花  相似文献   
5.
李晔 《收藏家》2022,(7):49-56
五彩是中国古代瓷器彩绘装饰技法,同时也指彩绘瓷器品种。“五”为虚数,实指色彩丰富。按照工艺特征分类,有纯釉上五彩、青花五彩和色地五彩三类。纯釉上五彩,是在烧好的白釉瓷器上以红、黄、绿、褐、紫、黑、蓝等彩进行绘画,勾线平涂,入窑以800℃到900℃焙烧而成;青花五彩,先以青料在胎上绘画,施透明釉入窑高温烧成,再进行釉上彩绘.  相似文献   
6.
我国烧制高温颜色釉瓷器的历史非常悠久,传统的青釉、黑釉和黄釉就是以铁为呈色剂的高温色釉,而颜色比较纯正的高温蓝色烧制成功,是元代瓷窑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蓝釉,又称“祭蓝”、“霁蓝”、“积蓝”、“霁青”、“宝石蓝”,最初表现在唐代三彩陶器上。元代崇尚蓝色,皇宫常用蓝色琉璃笕覆盖,宫廷举行庆典时也喜用蓝色织品,即使装浓字画也常采用蓝色凌绢,蒙古妇女们也常用蓝色绸料束于腰间,这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密切相关,突出的是人们对天的敬仰,进而尚青尚蓝,故蓝釉瓷伍元代烧制成熟,以适量的钴料作为呈色剂,生坯施釉,在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  相似文献   
7.
吴镇 《钟山风雨》2014,(6):19-21
正一1959年7月底,中央召开的庐山会议结束了前段的神仙会议,即将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在八中全会召开前夜,江渭清从庐山上打电话至江苏省委,通知我立即上庐山。第二天我就登上了长江轮船。上船以后,我看见南京军区的唐亮、许世友两位将军正坐在轮船前头的大休息室里,我与他俩早就相识,他们也是刚接到中央的通知去庐山参加八中全会的。七月的江面,正值盛夏酷暑,空气闷热,江水混浊,船行缓慢。我的心情也很迷茫,不知前  相似文献   
8.
《收藏家》2013,(10):96-96
陶瓷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远在商周时期,就有刻画在陶器上的绘画。颜色釉更是传统陶瓷艺术最杰出的代表,高温颜色釉陶瓷艺术传承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民族瑰宝。  相似文献   
9.
雨蔚 《风景名胜》2008,(8):64-73
说起江南的老弄堂,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于是,一条条原本默默无闻、或曲或直的灰白小弄,便有了一份扑朔迷离的情感。与此同时,江南也因此而多了一份悠长而又浪漫的表情。江南弄堂一般都很狭窄、幽长,再加上弄堂两侧高墙的遮挡,因此弄堂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一只深锁在江南烟雨中的洞箫。冬去春来,寂寞芬芳,忧愁彷徨以及旧梦与往事,似乎是它恒久不变的主旋律。所谓"宅弄深处,曲径通幽,不知深几许,行至尽头,豁然开朗,别有新洞天。"说的其实只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对生活在弄堂内的人来说就是他们最普通的生存空间,但对整个江南文化来讲,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这么说,弄堂就是江南的命脉。从高空俯瞰这些间隔交错在现代建筑与老宅之间的弄堂,它就像是一条条纵横交织的记忆线条,把江南的昨天、今天都编织在经纬之间。这其中既有最普通的市井生活、故事和传说,也有昔日名人的轶闻趣事,更多的是属于江南的历史文化,以及江南人家的那份难以割舍的精神依托。于是穿行在江南的弄堂之间,便成了一种解读江南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中华遗产》2010,(8):5-5
夏日已至,炎炎酷热正渐渐袭来。人在高温环境中生活和工作,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消化、神经、循环、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人体代谢增强,营养素消耗增加。出汗增多,导致许多营养素从汗液流失。中医理论上有“苦夏”一说,人主要表现为神疲、乏力、头晕、胸闷、食少。其实,汽车如人,在这个夏令时期,同样也需要“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