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语言颇接近口语,要构建宋代词汇史,系统地研究宋诗词汇是途径之一。前贤虽有考释宋诗词义之作,而全面、系统之研究,则未见其人。其原因是《全宋诗》结集于上世纪90年代末(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其数量又是《全唐诗》的五倍(大约是27万多首),故全面、系统研究宋诗语言一直滞后,《全宋诗》语言研究至今仍是等待开发的处女地。我们二人志同道合,研究《全宋诗》语言有年,有意填补此项空白。然而,这是一项大工程,真正做起来不是很容易,我们的研究工作也仅仅是开始,面临着许多具体困难,需要一个一个去解决。本文从《全宋诗》中选取若干与茶文化相关的语词,并考释其于宋时的意义,算是一项大型研究宋诗语言计划其中一个课题的证验之作。  相似文献   
2.
杨鉴旻 《丝绸之路》2009,(16):23-26
1983年,中国国家旅游局确定选用马超龙雀作为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马超龙雀曾命名为“马踏飞燕”,简称“天马”,俗称“铜奔马”。一直以来,人们对中国旅游标志的称名及文化象征意义多有争议。本文通过论述,认为中国旅游标志应称名为“天马赛风神”。并阐述了其文化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一平 《文博》2009,(2):64-66
钱选的绘画在宋元易祚时期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人生价值格趣为其绘画的终极目的。虽与赵孟頫一野一朝,各自的艺术实践所蕴含"道""艺"的历史指向异曲同工,殊途而归,已显文人画之端倪。此图为钱选画作中的佳品,精湛传神,意象煜熠,尤具"洗尽铅华不著妆"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世间哪一种精灵可以自由地遨游天地? 谁在清晨把山间的薄雾唱碎? 谁最先宣告自然的季节交替? 在新疆,有超过420种的鸟类生存繁衍。它们是唯一打破空间界限的精灵,以轻盈的姿态,成为山林河谷间最灵动的色彩。新疆鸟类资源比较丰富。从2012年至今,新疆鸟友刷新了中国鸟类分布新记录7个、新疆鸟类分布新记录13个,共计20个记录。  相似文献   
5.
许慎《说文解字》释“爵”字为“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器象爵者,取其鸣节节足足也。”对于其中“象爵”之解,前人争论颇多,然并未解释透彻。详细考证甲骨文、金文“爵”字字形可知:早期的“爵”字为象形文字,是先人们根据青铜酒器“爵”的形象创造的,后经演变,“爵”字字形加入了分别表示手和酒的构件,变成了会意字,而古人造爵的设计灵感则是来源于雀的形体。  相似文献   
6.
维吾尔族文学史上毛拉艾勒木夏合热伊和他的诗集《花与鹤雀》也有比较大印象力,毛拉艾勒木夏合热伊也是维吾尔文学上的一颗巨星。他是17,18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上不可缺少人物之一。,这些方面还需要我们今后的研究。他的诗歌里对祖国的热爱,对人们的忠臣,在他的作品里则化做了美的追求,美的创造和美的艺术再现,从而形成了他的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高度结合的诗歌特质,为维吾尔族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上海博物馆藏竹简《缁衣》第十五简中有一个字形作雀,整理者隶定为“雀”,读为“爵”。此字在对应的郭店楚简《缁衣》篇中,字形为“雀”,雀、爵二字音近相通,《说文》:“雀……读与爵同。”读为爵是对的。但对此字如何隶定则值得讨论。对此字的隶定已有文论述,或说:  相似文献   
8.
香玉 《神州》2014,(7):79-81
<正>《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中有60余处3D制作的大场景,号称是迄今为止"场景最多的徐克电影"。眼花缭乱的武打动作也是3D特效的延伸,这些特技挑战观众极限想象的同时,也让观众身临其境体验特效下的潇洒"伪江湖"。《狄仁杰之神都龙王》(简称《神都龙王》)可以看作徐克2010年作品《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前传。时隔三年,徐克重拾狄仁杰系列,电影业的整体特效水准已经大跨步前行,徐克大胆选择尝试水下3D,打造海上视觉盛  相似文献   
9.
耿栋 《旅游》2012,(4):76-81
开车行驶在也许是百年前外国探险家进入青藏高原走过的路,眼前的一切并没有让我感到惊叹不已。一百多年来,青藏高原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野牦牛、野驴和羚羊踏出来的道路已经变成了宽敞的公路或者砂石路,抑或是窄小的摩托车道,沿着这样的路我们可以深入到更深更远的无人区,那里曾经是生活在青藏高原的精灵们的家园。  相似文献   
10.
江西吴城文化遗址是商代长江以南的文明中心,其政权属性一直存有争议.本文从甲骨卜辞记录,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三方面入手,对吴城文化商王朝方国论作了进一步论述,并对其政权-商代赣鄱雀方的建立、火亡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