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东部,“山多地少,本非五谷蕃衍之所。雁门迄北地多斥卤,岁仅一收,太行迄东则冈峦带土,颇鲜平原”。加之明清时期生齿日繁。导致地狭人稠,食不足用。继之而起的过度耕垦,使山间瘠田、村边角地都得以利用,甚至“山之悬崖峭壁,无尺寸不耕”。终导致许多山地丘陵地带“遇积雨则河水暴涨,其势奔腾而不可遏,往往啮田为害;数十年来洗荡民田千有余亩,尽成沙砾”。与森林破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保存下来的明清时期的一些护林碑刻,为我们揭示了当时人们保护森林、树木的一些情况:一方面人们基于朴素的生态观念和风水意识,加强对寺庙林、风水林等的保护,其目的并非出于自觉保护林木,但客观上还是达到了保护林木的效果。一方面,在一些地区,人们切实意识到破坏林木对生产生活带来了消极影响,因而,加强对林木保护的自觉意识,一定程度上防止了人们的滥砍乱伐,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它们或竖于田间地头,或立于祠堂庙墙,警示人们禀遵毋违。这些碑刻资料大都属于民间自发形成的,自我约束的乡规民约性质,是珍贵的民间环保史料。其记载的有关破坏森林的性质主要是习见不鲜的一般性砍伐,不同于大规模的军屯民屯的毁林开荒,故而鲜见于文献记载。在以往的研究中常被忽视。  相似文献   
2.
叶春生 《民俗研究》2006,(4):150-160
日本的建筑,包括城池、庙宇和民居,都深受中国的影响,京都、奈良就是按古长安的模式建造的,连平城京宫的12道门,均取长安城门之名命之;特别是建筑风俗的理念,基本上是中国风水理论的演绎,五行四象布局被普遍认同。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由于工业社会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在接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同时,又企图以现代科学的方法加以实证,使这些传统变得更加理性和严谨。而中国的建筑民俗,一方面由于统治思想的打压,被视为“封建迷信”,潜流于乡间和底层社会;另一方面主流社会为适应政治经济和观光旅游的需要,变换形式加以炒作,使其功利目的更为彰显,双方都在按各自的套路发展。  相似文献   
3.
清代皇家雅曼达噶神坛丛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曼达噶”即大威德金刚,是藏传佛教重要的护法神。本文考证了乾隆时期所建的七处皇家“雅曼达噶坛”,分析了神坛的建筑特点与文物陈设状况,理清了这种重要的佛堂模式的特点。同时探讨了清富神坛与西藏寺庙的渊源及乾隆与藏传佛教的关系。藏传佛教中神灵众多。有一个庞大的神系。乾隆皇帝建七处雅曼达噶坛。说明了清宫廷对保护神大威德的特别崇拜,这种做法来自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直接影响。由此种神坛之模式可见藏传佛教曾对清代宫廷的文化环境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三僚村,位于江西省兴国县梅窖镇,是一个典型的客家村落,距离县城大约70公里,与宁都、予都县交界。现有人口4600余人,曾、廖两姓占绝大多数,曾、廖两姓各据一方,中间有天然的界限,互不相犯。兴国县,“以宋太平兴国七年所置得名。”兴国自古风俗“昔号剧盛,民皆挟气尚斗,风声习气大率刚劲俭朴,任气喜争。”“人物伉健。大概去南渐近,得天地之阳气,不可以刑威慑,而可以利义动。”在古代,三僚属于兴国县衣锦乡。衣锦乡“去县最远,素号难治”,“僻远梗化”。“梅窖洞,距县辽远,自古难治。其山则嵯峨,其俗则椎鲁,其人则跳梁,其粮则逋负,若绳之以法,鲜有不颠踬酿祸者。”三僚僻处兴国一隅,民风自古剽悍,最难治理,历来是官员教化难以企及的地方。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2D05年6月至2007年5月在广东省梅州市做了几次田野考察,收集到关于“风水”的不少信息。许多人类学家曾经提出,《葬经》等文本(text)上记载的风水术跟当地(context)的风水术并不是一样的,而是把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形成新的面貌。所以,日本的人类学家研究风水时倒是特别关注与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的广义上的“风水”。我在梅州地区考察的时候发现,99%以上是汉族人口的该地区也有跟当地的环境观结合起来的“风水”。  相似文献   
6.
墓券亦称买地券、冥契、幽契等.在考古发掘甚至基本建设中,全国各地都有出土."买地券"最初只是作为死者领有阴间土地的凭据,通常附有风水堪舆的符篆.券文刻写或以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木板等硬质物品上,以便于墓中久存.  相似文献   
7.
韩峰 《中华遗产》2007,(10):24-29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来梳理武当山的遗产价值,其物质性、非物质性,历史性、现时性,精英性和大众性,均呈现出一个全新而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旧时.商业界有句俗语:“要想做好生意.必须遵循八个字.即诚信.仁义.理智.堪舆。”此话正是晋商和徽商提倡和遵守的经营理念。也是我国传统商业文化的核心内涵。 按照“诚信.仁义.理智”去经商。曾在中国商业历史上.造就了许多”百年老店”:而按照“堪舆”要求去选择店址.叉给老百姓创造了一个“环境舒适.情景协调.内外通顺.店客蒲怠”的经商环境.两者相宜.美哉.善哉![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在人民大会堂的福建厅里,有一幅巨大的墙画,是武夷山的绝美风光,玉女峰、大王峰和九曲溪。其中,最中心的位置就是止止庵,它的地形地貌有点像把大太师椅,背后有靠,两侧有扶手,三面储郁成幽,一面通透开放,尤其绝的是,过谷口外就是九曲溪,面对谷口,左右还有两峰,就像两个门卫,这是典型的传统山水形胜理论中最佳的地势地貌,也就是俗称的好风水。  相似文献   
10.
粤东北社会环境与围龙屋建筑文化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龙屋大量出现于粤东北客家民系生活区,与几乎同时出现在客家大本营的赣南方围屋、闽西圆土楼形成了文化空间上的明显分异。据赣南的初步统计,现存的方围屋分布62个乡镇,总数在600以上;而围龙屋分布仅8乡镇,总数40座以上①。闽西圆土楼分布于闽西10县,仅南靖县现存就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