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古今谈》2005,(2):F004-F004
应中国孔学会的邀请,省政府参事、省文史馆馆员一行10人,于3月6日至14日首次赴台湾考察。在台湾八天,接触了台湾文化界及国民党元老等部分人士,以文会友,开展学术交流,并游览了宝岛台湾美丽风光,考察了风土民情。同为炎黄子孙,虽暌隔半个多世纪,仍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2.
天龙屯堡     
田瞳 《丝绸之路》2010,(3):49-52
来到这里,仿佛一下走进了历史隧道。置身于此间,宛如看见了时光倒转。 这儿是一座明朝遗留下来的古屯堡。你难以想象,直到今天,屯堡里竟然还保留着600年前的生活习俗和风土民情。一步步走进屯堡内,跟前是狭窄弯曲的街巷,两侧紧紧排列的院落里深藏着久经风雨剥蚀的古旧老屋。街边院口,随处可见身穿大襟宽袖、蓝色长袍的老人。这是今天的现实生活吗?  相似文献   
3.
运河漂流着的风土民情 风俗是历代相传的文化现象,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其内容和形式的变异往往表现为渐进,而不是疾风暴雨式的突变。正因如此,今天仍然可以窥见运河沿岸往日的风土民情。  相似文献   
4.
到庙观烧香、到乡下看民俗是如今流行的两种时髦的过年方式,我们称之为“新上山下乡运动”。 无论是城里的宫观寺庙,还是名山道场,春节期间大都人头攒动。氤氲升腾的香火中,不仅寄托着善男信女的虔诚信仰,也寄托着普通人年终岁首的祈祷和心愿。而在中国的东、南、西、北、中等不同地方村镇保留的民俗活动,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如同展现风土民情的活化石,让外乡人感到新鲜和神秘。  相似文献   
5.
孙国玲 《华夏地理》2006,(6):168-174
摄影师黄新力一直在拍陕西的风土民情。这天他突然跟我说,要去拍大地原点。大地“圆”点?我感觉像物理或数学里的概念。“是个地方,在泾阳县永乐镇。”黄新力说。黄新力递给我一份资料,上面有专家的注释:“大地原点”亦称“大地基准点”。即国家水平控制网中推算大地坐标的起算点。我这才知道是大地“原”点。但到底是点还是地方?我有些茫然。“要不要去看看?”当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走进西藏     
<正>西藏,以其神奇的魅力,独特的历史文化,神秘的宗教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千百年来,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它是一个你看一眼就要醉,就会终生难忘的地方。当我从课本里知道西藏这个名字的时候,就梦寐以求地想去那片神奇的土地,看看雪域高原,看看首府拉萨,看看那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亲自游览一下那里的风景名胜,感悟一下那里的风土民情。  相似文献   
7.
宋代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牡丹专家。北宋天圣年间,他在洛阳任留守推官四年,后又多次来洛阳,深为洛阳牡丹所吸引,所陶醉。他喜爱牡丹,赞美牡丹,还精心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牡丹专著《洛阳牡丹记》。他在该书中把著名的洛阳牡丹品种、发展状况、栽培技术、风土民情等均作了较详细的记述,为“洛阳牡丹甲天下”美名的传播、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也为后人研究历史上的洛阳牡丹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