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芫 《中华遗产》2013,(2):62-69
馒头被誉为中华面食文化的象征。从粒食到粉食,馒头对于北方的饮食有着巨大贡献。图中是山东青岛的一家馒头店,刚刚使用直径一米的大笼屉蒸出二十来个戗面馒头。戗面馒头是在发好的面中再加入一些千面粉,来吸收发面中的一部分水分。这样蒸出来的馒头吃着会更加筋道。  相似文献   
2.
食物作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其内涵仅局限于饮食本身,更多的是它在社会中所展现的文化的表达。中国西北部关中地区一个村落面食文化的变迁表明,无论是村民日常食物还是节庆筵席,面食制作技艺开始从手工转向机器,其作为礼物交换也变得更为商品化。其中,女性社会角色地位的变化在这里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当她们在家庭中承担一定的经济负担后,便需要尽可能地缩短食物烹制所耗费的时间,因而她们更追求方便的食物。然而,面食的文化意涵并没有因此而消失,人们在追求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造就和转化了传统的新形式,面食的文化象征要素仍然在社会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面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且目前学术界对中国面食的文化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就。陕西面食文化属于中国面食文化的一部分,只是目前学术界对其研究的空间不太充分,其发展现状还有可提升、拓展的空间。在搜集陕西面食文化研究已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其研究现状,探寻出有价值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4.
面菜的记忆     
贾欣 《中华遗产》2014,(2):160-160
开本期专题选题会的时候,来自不同省份的编辑们,纷纷谈起家乡特产或见识过的面食、米食,或描摹味道或介绍做法,惹得众人通感一般,不约而同地饥肠辘辘。  相似文献   
5.
盂县面食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盂县是山西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其文化样式多样,形成历史久远。面食文化是众多样式中的一种,既具有山西面食的特点,又因种植业、地理气候等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史》2013,(8):42-42
宋朝时的南方人不大吃面,有一个重要原因:觉得面食有毒。 早在五代时期,淮河以南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是达摩老祖来华传道,见到有人吃面,就上前把人家的饭碗打翻在地,喝道:“安得此杀人之物?”意思是面有剧毒,吃了会死人的。  相似文献   
7.
青海民和的喇家遗址,几年前因为发掘出4000年前一场突发的灾难现场,曾引起关注。最近又因为灾难现场出土一碗古老面条的被确认,喇家遗址再次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中国饮食史上的几次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在七十年代开始研究中国古代饮食,并写过一篇文章《中国古代的饮食与食具》,因为我是学考古学的,在研究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接触到陶片,陶器是古代拿来盛装食物的食具,因此我在研究古代人的生活时.不能不试图了解中国古代人类的烹饪方法、性质与饮食状况。  相似文献   
9.
王瑞庆  葛薇 《旅游》2004,(2):64-67
山西是面食之乡,不只做面食的原料多,面食的花样也多,而且晋南晋中晋北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0.
李新华 《民俗研究》2012,(5):161-F0003
山东民间过春节时蒸制的面食十分丰富,除主要面食饽饽(馒头)、花卷、粘糕等以外,还有一种上面磕有各种阁案的蒸制面食,民间叫“磕子”。制作这种磕子的专用工具是一种木制模具,潍坊地区俗称为“面磕子”。这种木制模具一般用大约2公分厚的梨木板(也有的用棠梨子木等)刻制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