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高艳 《黑龙江史志》2014,(10):23-24
<正>去过镜泊湖的人,来来往往中,有多少会留意、或驻足镜泊湖北门不远处的那块纪念碑。如果没有,那么现在去看看。——这是一个记载镜泊湖(莲花泡)战役的墓碑。墓碑为青色大理石,左边是当年五军一师的战友为镜泊湖战役而写的歌曲,右边是东北抗日联军歌曲序言,下面的碑文书写的是这次战役的概况。"江水映斜晖,黑山云雾飞。镜泊湖上,涛光苍茫,白昼起寒微。山麓到青溪,湖畔碧野,荒山蓬蓬,英雄去不回。"……  相似文献   
2.
许晓斌  段锐 《沧桑》2010,(1):99-100
百年汉冶萍公司承载了一个国家富国强兵的梦想以及中华民族近代化的决心,同时也被西方视为中国觉醒的标志。但是,经过了58年的曲折发展,它却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烟之中。可谓其兴也勃,其衰也忽。  相似文献   
3.
劉東海 《中华文史论丛》2013,(2):343-369,403
順治十八年(1661),王士禛出任揚州推官,發動了寄托緬懷故明深意的"青溪遺事畫册"唱和,繼之又發起了三次多人步韻唱和,其中"紅橋"唱和試圖在主題意蘊和創作詞風上有所改變。唱和中的精神風貌及創作風格,雖得到了唱和中部分詞人的認可,但其影響力卻在多人步韻詞壇上因缺少時代生命力而很快消逝。從王士禛首倡的揚州唱和可窺清初詞人心態及清初詞風之嬗遞的深層原因。  相似文献   
4.
《青溪寇轨》,宋元书志未见著录,《说郛》、《古今说海》、《四库全书总目》等均以为此书是宋方勺所撰,《四库全书总目》还认为《青溪寇轨》原是《泊宅编》中的一部分。本文认为,事实并非如此。不仅“青溪寇轨》中“容斋逸史日”一段应视为洪迈逸文,而且《青溪寇轨》也可以推定为洪迈在主持修纂《四朝国吏》之际所辑集的一件史料文本。  相似文献   
5.
扬州"青溪旧屋"刘氏家族是自清嘉庆至民国时期数代相传的书香世家,其学术影响贯通中外。最近,古城扬州发现的数十通民国时期书信,内容涉及刘氏家族著作的出版发行情况,为研究其著作的传播与影响提供了鲜为人知的资料,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当时的图书出版事业提供了第一手鲜活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钨是一种重要的国防工业原料,中国钨的储量、产量均甲冠全球。然而长久以来,中国没有自己的钨铁厂,资源委员会成立后,积极筹措建立钨铁厂,以期充分利用原料优势,使我国钨铁能占据国际市场。本组材料选自资源委员会全宗,记录了资源委员会钨铁厂的筹备经过,涉及厂址的选择、技术的商讨、厂房的建造、设备的运输和安装、公安和福利事业以及经费的开支等诸方面,对了解抗战前夕我国工业的发展水平颇有裨益。  相似文献   
7.
汉阳兵工厂初名为湖北枪炮厂,是张之洞在湖北武汉兴办技术最为先进、影响最为深远、历时最为长久的兵器工业企业,与其相邻、几乎同时兴办的汉阳铁厂于1924年停产。因为汉阳兵工厂的特殊性,其工人受压迫受剥削的程度更为深重。工人阶级的反抗也更强烈。自汉阳兵工厂建成投产后,工人们反抗压迫剥削的运动就从未停止过。在该厂长达60年工人运动史上,涌现出一批工人运动领袖.而梁汉生、黄士显(两人为民国二年大罢工的组织者,罢工时被捕杀害)、黄五一(厂工会秘书长、  相似文献   
8.
中国第一座设备和技术都领先的钢铁厂,竟出现在遥远荒僻的贵州青溪,这一让人惊叹的奇迹,正是由潘露首倡并竭尽全力创造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第一座设备和技术都领先的钢铁厂,竟出现在遥远荒僻的贵州青溪,这一让人惊叹的奇迹,正是由潘霨首倡并竭尽全力创造出来的。在记录贵州历史名人的著述中,很少有人会将潘霨选列入卷。这大概是因为《清史稿》中未给这位曾经的贵州巡抚列传,加上在中国近代工业史上他似乎又是一个失败者,最终落得吞金结束生命的缘故。中国历史上的史家,往往喜欢以成败论英雄,却不善于从事件的进程和客观后果中,去寻觅那些因种种缘由遭受挫  相似文献   
10.
学界长期认为,盛宣怀在甲午战后接办汉阳铁厂之举,乃是张之洞为其提供政治庇护的交易.然而,用以证实这项交易的证据始终不足.当时一个看似与铁厂问题无关的事件即两湖灾赈活动更表明,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淡漠.据此来解析所谓证据不足的情况,其实是因为这项交易并不存在.同样基于两湖灾赈提供的人脉线索,还可发现使盛宣怀从战后危机中解脱出来的人,是王文韶而非张之洞.由此才可理解,盛宣怀何以能够充分利用张之洞的困境来强力扩张其实业活动的范围.据此而言,通常被纳入社会史领域来研究的赈灾事件,也有放在政治史、经济史等坐标系内加以考量的必要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