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5篇
  免费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4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果洛采风归来,路经西宁。青海河源奇石久负盛名,心仪已久,何况四川乡友、青海石协副会长郑克光先生热情邀请。我们便用一天半时闻。驱车穿行西宁的大街小巷。来去匆匆进石馆,入石家;蜻蜓点水游石市。逛石街;三育两语交石友.觅石趣;心急火燎察石情,结石缘。总的感觉,西宁藏石的化积淀尚不及兰州那样的城市深厚。赏石的理性思考也不如兰州自觉,但爱石热情的高涨,市场化的规模,发展势头的迅猛。似乎过于兰州。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青海古代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及文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青海古代文化遗址有着分布的集中性、石器时代的完整性以及多元结构的民族文化特点;论证了以上特点是由地理环境及历史的各民族文化活动所致。  相似文献   
3.
张美 《攀登》2023,(3):113-120
本文紧扣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主题出版数字化的核心要素,遵循主题出版呈现的规律变化,结合主题出版传播效果分析的四要素,探索并阐述如何运用数字化手段全面提升青海非遗主题出版传播效果的现实性和紧迫性,旨在实现以“可视化”路径生动地记录和保护青海非遗资源。这既契合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发展理念,又切合了“科学保护、提高能力、弘扬价值、发展振兴”的目标要求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郭晓芸)7月的高原.阳光灿烂,流金溢彩,充满着希望与收获。对于走过了20年风雨历程的青海土族研究会和《中国土族》杂志社而言,这更是一个收获与喜悦的季节。7月5日上午,喜庆的迎宾曲回荡在青海宾馆昆仑厅内,  相似文献   
5.
"花儿"本是心上的话,不唱时由不得个家。作为一种珍贵的民间口头文学,目前,"花儿"已经渗透进群众生活中。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花儿"这种最纯真、最优美的民歌有了更多的渴望。针对群众对"花儿"与日俱增的需求,近年来,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及青海省文化馆、青海花儿研究会等达成共识,各部门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培养"花儿"人才、挖掘"花儿"曲令、扶持"花儿"产业、打造"花儿"品牌。同时,努力改变"花儿"活动自生自灭的状态,脱俗求雅,从一些"花儿"茶园庸俗调侃的低档次中走向高雅,成为"花儿"品牌的民间基础。如今,青海"花儿"已经成为一种有较高知名度的青海文化品牌,随着东西部文化的交融,它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多年来,青海省文化馆馆长颜宗成先生一直孜孜不倦地在"花儿"园地中辛勤耕耘,以强烈的文化自觉,潜心发掘、积极保护、大胆创新青海"花儿"。本刊特编发他撰写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青海省打造"花儿"品牌的工作实践及思考》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撒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约12万人。主要聚集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以及甘肃积石山县大河家镇、青海省化隆县甘都镇、新疆伊宁县外,还零星分布于青海西宁市、格尔木市和黄南、海西等州。据传说和可信的历史资料记载,撒拉族的先民在元代从中亚土库曼斯坦举族迁来,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初到循化时,不到千人,定居循化后,不断吸收新的成分,繁衍生息,逐渐发展形成祖国大  相似文献   
7.
章嘉商队中的俄国探险家大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的盛夏,一支庞大的商队从甘肃大靖县出发,翻越祁连山,沿着青海大通河边的古道,向今互助土族自治县却藏寺缓缓行进。沿途的各族民众都以惊诧的眼神看着这支奇特的队伍。队伍中有72峰骆驼、40多匹骡马。骆驼上的驮垛高如小山,骡马上骑着两名喇嘛僧官、大小掌柜、10名背滑膛  相似文献   
8.
藏区要闻     
《中国西藏》2007,(3):92-93
西藏昌都发现清朝时期石刻群,总数达140余件;西藏8个湿地列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西藏97户牧民将迁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小布达拉宫”——桑珠孜宗堡重现辉煌;国务院决定投资千亿元在西藏开展180个建设项目;西藏自治区总人口突破280万。  相似文献   
9.
康巴藏区是藏族文化与汉、羌、彝、回、纳西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牧业文化的交汇地.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在无数亮丽斑斓的康巴人文景观中.那些如繁星般多彩的建筑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10.
林泉 《旅游纵览》2007,(9):28-30
察尔汗盐湖,是青海柴达木盆地最低洼和最核心的地方,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盐湖城盐湖)的大盐湖,总面积达5856平方千米,盐资源总储量多达600亿吨,足可供全世界的人吃2000年。察尔汗是一个聚宝盆,盛装着无尽的宝藏,而且浩淼苍凉,风光独特。"察尔汗"的大名早有所闻,而实地走近,却是生平第一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