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花儿"是流传于青海地区各民族中的一种口头传唱的民歌,是一种质朴生动的民间文学形式,它的主要功用是表达男女间互相爱慕的思想感情,兼有讽刺和劝化的作用。正因为"花儿"的这种功用,所以"花儿"也被视为"野曲",禁止在家里或某些严肃的场合演唱,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下如民间庙会、"花儿"演唱会,或者在野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到目前为止发现的画像砖墓共有两处。1982年清理发掘的平安县东村画像砖墓断代为东汉时期,下限可至魏晋时期,《青海古城考辨》的作者李智信就持有这种观点。平安县东村画像砖墓为砖室结构,墓壁部分饰有带浮雕的画像砖,计有饮宴、仙人、甲骑、神鸟、力士等六种类型,主要表现墓主人生前宴乐、出行或死后成仙等内容。平安东村画像砖墓是青海境内发现的第一座带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文化氛围的渐浓,到清代晚期,青海地区写诗的人更多了起来,其中成就最为突出的是张思宪和来维礼,他们的诗作,代表了这一时期青海诗歌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历史长河中,青海这块土地一直是多民族相互融合,农牧民多次交融更替的地区。尤其在公元4世纪初至5世纪中叶,我国古代历史进入分裂割据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先后统治青海或在  相似文献   
5.
高志伟 《华夏考古》2007,1(2):107-111
本文通过对青海地区青铜器的成份分析及其铸造方法的分析,对该地区发现的青铜器来源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公元7世纪初,唐王朝迎来了太宗李世民所开创的贞观盛世,政治、经济、文化空前发展,成为当时屈指可数的世界强国。几乎与此同时,在具有雄才大略的赞普松赞干布领导下,一个强盛统一、疆域辽阔的吐蕃王朝也崛起于青藏高原西南。随着吐蕃王朝的雄强,其政治、军事力量不断向北、向东扩展,成为唐王朝西北边郡的最大威胁。处于两大帝国接合部的吐谷浑,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唐与吐蕃的关系中始终处于至为关键的地位,双方不遗余力地对吐谷浑所据有的青海地区反复争夺。唐代大量的边塞诗,翔实记录了这一时期唐、吐谷浑、吐蕃之间的战和信息。梳理和解读这些信息,可以  相似文献   
7.
吐谷浑人在4世纪初,从辽东辗转西迁之后,在青海高原建立了强大的王朝,在漫长的350多年的历史中,曾经在青海地区建立了著名的四大戍和东西两京。关于四大戍,历来的中外学者多有考证,普遍认为:其一屈真川,即今的察卡盐池的东南。其二赤水川,即古河源郡所在地,即今天的海南州曲沟或共和县城。其三浇河(川),即今天的青海贵德县附近。  相似文献   
8.
青海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如何对陶质文物进行分类整理与保护修复,是文物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难题。笔者根据青海省出土的大量彩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陶质文物的分类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省的民族史表明,"从古到今各个民族的形成几乎都是多源多流的,源流之间又有着复杂的交错联系,有些是同源异流,有些是异源合流,有些则又是源流交叉。要孤立地搞清一个民族的族源及其发展历史,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公元四世纪初至七世纪中后期,在今川、青、甘、新一带的草原上活动着一支从辽河流域辗转而来的古老民族,他们在这里建立了吐谷浑政权,立国长达350年之久,凡二十二王,诸王颇具雄才大略,他们对外远交近攻、开疆拓土,对内整饬政务、重牧兴商,鼓励吐谷浑所属各族人民,辛勤劳动,为开发和建设祖国的西北边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傲视群雄,虎踞高原,至今王国的"青海骢""丝绸道""伏俟城""金银滩""公主路"等历史遗存仍然灿烂辉煌,永载史册,流芳百世,可谓"王国已随岁月去,灿烂遗存放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