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在中国现代新兴城市族中,有一族类完全是靠现代企业的建设而魔幻般地兴起的,诸如大庆、攀枝花、十堰、东营等。在这类城市中,大多是因为资源、矿藏的开发步入现代化行列,而完全靠现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注入,在一块传统的穷乡僻壤的山区农村集镇基础上,建起林立大厦、厂区、街道、商城、车站、公园等现代设施功能齐全的新兴城市,并不多见。湖北省十堰市的兴起,正是中国城市族中少见的典型,可谓是中国城市发展道路的一种模式。由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拉动地方社会经济超常规地变化,完全靠技术、知识、资金,托起了一座山区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2.
江苏县域集镇规模体系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山  张小林 《人文地理》1999,14(3):26-30
集镇可持续发展的实质是既要让农村居民享受现代文明的城市生活,又要保护乡村良好的自然环境,这必然涉及到集镇群体的规模体系构成和职能分工。集镇规模体系是相对单个集镇而言,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县域内若干个社会、经济等方面相互联系的集镇,由于发展条件和历史选择不同,必然构成一个规模体系。它是在县域范围内具有不同规模等级、职能有一定分工、相互联系、空间分布有序的集镇群体。其职能是组织商品的生产、流通、提供各种服务、实施社会管理等。本文首先提出了集镇规模体系的优化标准,然后提出了江苏县域集镇规模体系的框架和逐步实现上述框架的集镇发展的程序。  相似文献   
3.
清代河南集镇的集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邓玉娜 《清史研究》2005,5(3):43-52
清代河南集镇的集期以间日集和每日集为主,在城集多每天开市,在乡集镇多隔天开市。虽然集镇拥有较高的开市频率,但是,集期时集镇内部只有少部分的起集地点参与了贸易交流;整体贸易时间中集期与轮铺会的会期结合,形成了集期时商业规模小于会期时商业规模的贸易习惯。这就造成了集镇经济中商品交易量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4.
杨山 《人文地理》2002,17(1):89-92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乡镇企业成长最快的地域。从1970到1998近30年的时间中,尤其是从1978到1998年,锡山市域乡村集镇发生了巨大变化,其发展经历了数量由多到少,规模由小到大的过程。数量的变化本身体现了无锡市区空间和集镇规模的扩大和功能的增强。本文首先从1970年的地形图和1984、1991、1998三年的遥感影像上提取锡山市乡村集镇的空间扩展变化信息,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进行叠置分析,然后建立乡村集镇扩展的模型,为乡村集镇空间扩展趋势的预测、规划提供依据。论文提供了三种乡村集镇扩展的模型:线型模型、幂函数模型和指数函数模型,而幂函数模型是预测今后集镇发展规模较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5.
<正>南宋以后的700多年间,我国江南一带先后曾出现过近万个农村集镇,它们大都规模较小,大的3~5千人,小的只有几百人。之所以称集镇,是因为它们与一般的村落不同,集镇有街道,有集市,是当地商品交易场所和物资流通的集散地,而村落不具备这些功能。随着时间的推移,绝大多数集镇被岁月的尘埃所淹没或正在逐渐消亡之中。  相似文献   
6.
《清国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每县下均有某某镇的记录。经考察,认为这种记录并没有严格的学术标准,有一定的任意性。实际上,清代的镇,并非县以下一级管理地方或征收商税的机构。凡是有一定集中的人口,商业比较繁荣的聚落(集市),往往被人们称为镇。其中有的置有县以下管理地方治安的机构,如巡检司,有的什么设置也没有,仍被称镇;也有既设了巡检司等管理或纳税机构,然仍不称镇。可见清代文献中镇的记录并无严格标准。至于文献上记载镇的四至范围,实际上指的是所设机构管理(如巡检司)的地域范围,与镇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7.
古鄯幽思     
沿水库大坝延伸的川官公路爬坡缓行,方阔平坦的古鄯垣呈现在眼前,极目远眺,古鄯镇掩映在翠绿之中。古鄯镇,古为古鄯驿,离县城50公里。驱车疾行,笔直的公路正对着古鄯镇,远远地就可看到一处"秦砖汉瓦"构建的灰色城楼伫立在镇口。近前一看,城楼上雕刻着三个苍劲大字"古鄯驿"。城楼虽为仿古建筑,但城楼两边紧靠的却是真真切切距今六七百年历史的古城墙。为了兴修仿古城楼,古城墙被挖削齐整,与城楼相接。但见城墙厚丈余,高两丈余。据挖削的痕迹来看,当时的城墙所筑密实,似铁铸一般坚硬。登临城楼,放眼望去,川官公路穿境而过,集镇建设焕然一新,街坊小楼林立,商业铺  相似文献   
8.
晋商与公关     
张舒 《文史月刊》2008,(12):64-65
三、晋商与关公明清晋商非常崇拜关公。晋商足迹遍布全国各商埠、集镇,凡建晋商会馆必在馆内建关帝庙。晋商建会馆为什么要以关帝庙为中心,并设供戏楼,聚集拜祝,关公在晋商心目中占有何种地位起着何种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已经编纂出版的新县(市)志书普遍比较重视对建制乡镇的记述,而忽视对集镇的记述。县(市)志书记载乡镇,完全置于区划部分并不妥当,应该单设专卷置于社会部类之后。对集镇的记述,只在乡镇部分简略记述是不够的,同样应该在乡镇卷之后单设集镇专卷予以详记。记载集镇,就是记载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并不是可记可不记之事,而是一部高质量的县(市)志必须应该记载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清代宜川县商业集镇的发展进程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为例 ,探讨了陕北黄土原梁沟壑区部分典型县域的集镇发展及地域分布规律。且尝试将中心地理论运用到黄土高原区 ,初步得出结论 :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黄土原梁沟壑区 ,一些典型县域 ,传统集镇的区域分布符合中心地理论 ,集镇在空间上的扩展受这一规律的制约。可以证明 ,中心地理论不仅适用于平原地区 ,且适用于黄土高原的一些典型县域。深入研究这一区域集镇发展规律有利于今后该区域商业市场与城镇规划的进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