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6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1 毫秒
1.
周菊芳     
正周菊芳,昆山市实验幼儿园园长,从事幼教工作33年,担任园长职务20年。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职称。曾荣获"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江苏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十杰校长"、"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十行百星优秀女性等称号"。她凭借对幼教事业的执着和追求,在音乐教学方面颇有研究,提出了"自然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由"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转变,而经济的起飞则完全有赖于制订了正确的发展战略,即沿海城市率先对外开放,进而带动内陆经济高速发展。早在1979年7月,中央就确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试办出口特区。1980年8月,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这些决策的目的是充分发挥侨乡和沿海优势,引进先进技术、先  相似文献   
3.
方志概述设置及编写、大事入志宏观把握、政绩入志、不注引录书目、民国纪年与公元纪年混用诸问题,志界同仁中有些理论观点与编纂实践相悖。本文对若干理论观点与编纂实践相悖的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并结合作者方志编纂实践的体会阐述具体处理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平心静论“八一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数年来有关"八一三淞沪战役"起因问题所缺重点史料的发掘,欲彻底搞清楚那份至关重要的"8·20"中方最高统帅部发布的作战令的真伪问题,以及它对"八一三淞沪战役"起因评价的影响,并针对种种的不同观点,进行深入的再探讨,并以心平气和及尽量客观公正的观点与态度,对"八一三淞沪战役"的起因问题作出新的评价.即"八一三战役"引敌南下"改变日军侵华路线是中方战略意图,但它只是一种在战前设想的并被后来战争实际所证明是正确的战略意识,而不是一份曾经公布过的作战方案.  相似文献   
5.
看电视     
正我家的电视机拿出去修理了,所以,我有两个多月没有看电视。没有电视看的那段时间,我放学回家主要是看书,有时也和哥哥打打扑克。除了完成作业之外,我还能复习和预习功课。就这样,一个学期过去了。等期末考试结束后看到自己的成绩,我惊讶了。母亲也很惊讶,因为我的成绩好得出人意料。但是,电视机修好后,母亲又开始教训我了:"你总是看电视,这可不行!"我想我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看电视的问题了。过去,我总是忍不住地想看电视,一有空  相似文献   
6.
正毛泽东发动群众的指导性文件与整风相比,反右派运动无论是发动还是展开,都显得十分顺利。个中原因,一方面是大多数党员干部前一时期感到受压、委屈,现在党中央终于站出来为他们撑腰了,于是个个奋勇当先,冲锋在前;一方面是广大的工农兵和基层群众被发动起来,他们不像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那样思前想后,顾虑重重,而是党指向哪里就坚决打到哪里,其激进程度甚至超出指导者预设的框架。  相似文献   
7.
从改革开放的第一天起,中国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改革之路如何走这些问题的争论就绵延不断。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改革开放的过程也就是诸多观点不断争论的过程。只是由于社会环境的不同,改革的争论也呈现出波峰浪谷。综观28年以来的改革史,争论的波峰出现了三次:1981-1984年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前为第一次,争论焦点是计划经济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最后确定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89-1992年十四大前为第二次,争论焦点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最后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以后,争论仍然时有发生。例如,关于“非公有经济是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私有财产保护可否入宪”等问题的争论曾一度十分激烈。但是,真正的第三次改革争论是从“郎顾之争”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2005年10月15日—16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和《历史研究》编辑部在天津联合举办“中国传统社会基本问题论坛”。“论坛”特别注重中国传统社会演进的重大问题、基本脉络的认识把握与理论提升,以及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议题大多是中国古代史教学科研中值得深思的共性疑难,故与会者唇枪舌剑,彼此交锋,讨论非常热烈。还在相互论难中迸发出不少智慧火花,提高和升华了理论认识。争鸣议论的热点主要是:历史观与中国传统社会研究理论范式的清理与建构,包括唯物史观、文化史观、阶级分析方法等;中国传统社会的阶段性发展与变迁,例如唐宋变革、文明冲突与中华多元一体、思想与社会的互动等;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构造、集团、分层及利益冲突整合等等。与会者普遍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史学研究突破了“五朵金花”之类的单调理论范式,在具体深入的断代研究和专门研究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应予以充分肯定。但是,倘若仅仅满足于断代或专门的具体研究,局限性较大。只有具体研究与基本问题探讨共同发展,相得益彰,才能积极推动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繁荣。现将与会专家的代表性论说荟萃如下,以飨同好,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第一轮志书的编纂,大多在理论、人才准备不足等情况下开始,又因为所修的志书涉及的时限长、内容广,成书出版后洋洋百万字的一部宏篇巨著,难免会有错讹,诸如文字、数据,又或者是所记述的史事等。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制定的《关于续修地方志的几项规定(讨论稿)》列出了续志5方面的内容,其中之一就是补遗纠错。值第二轮修志的展开,特别是经过第一、第二轮修志时间间隙的沉淀,许多当时不为人注意的问题也渐渐浮现出来。做好志书的补遗纠错,既弥补修志人的遗憾,又是对历史的真实性负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王志敏 《炎黄春秋》2008,(10):15-20
1959年7月,由庐山会议发起的反右倾运动,已经过去49年了。这场运动大大加剧了由大跃进引起的全国性大饥荒,造成几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惨剧;也是继“反右派”之后,把阶级斗争由党外引入党内,进而导致文革历史悲剧的重要转折点。我当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也被卷人这一运动,成为“因言获罪”者之一,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