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可塑  韩冬 《风景名胜》2021,(2):0261-0264
文章主要采用 SBE 美景度评价分析法,对侗族传统聚落程阳八寨的乡土景观场景类型及其景观要素的喜欢程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受测者们普遍对三生空间场景(自然、人文与生产性景观类型)喜欢程度较高,说明景观要素较丰富的三生空间场景具有较高的美景度,其次美景度由高到低依次为人文与生产景观所构成的场景类型、自然与人文景观所构成的场景类型和自然与生产景观所构成的场景类型。纯人文景观场景美景度为负值,受欢迎程度较差。  相似文献   
2.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古诗里描绘的乡村画面,令人向往。"这村里站着最后一座房子,荒凉得像世界的最后一家。这条路,这小村庄容纳不下,慢慢地没入那无尽的夜里。"这是现代诗人笔下正在消亡的村落,让人惋惜。"古村落的保护,比保护一个故宫更难。"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楼庆西曾慨叹。这也不难理解,古村落星罗棋布,而故宫只有一个。——题记  相似文献   
3.
高李想  林晓平 《旅游纵览》2015,(2):217-218,220
文本以桂林漓江景区为例,使用ROST CM软件,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提取游客对漓江景区形象的高频词,之后构建分类目录,分析游客对漓江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了解漓江景区在游客心中的感知程度,为提升和完善漓江景区的旅游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比较高层次的旅游,能够满足不同人群对文化的需求,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民俗旅游迅速发展,展现出十分广阔的前景。岫岩龙潭镇作为一个满族村镇,具备开发民族文化村镇旅游的条件。本文运用swot分析方法,分析了龙潭镇发展旅游所具有的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希望为民族村镇旅游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学界据汪大猷《行状》《神道碑》等文献,认为南宋曾驻军平(彭)湖。其实,文献所言"造屋二百区,留屯水军"之地并非平(彭)湖。据真德秀《申状》及宋明泉州方志等记载,汪大猷驻军之地乃在泉州城东南海岸的永宁寨。南宋平(彭)湖岛虽无驻军,但因多有沿海居民侨寓,为宋王朝所实际控制。  相似文献   
6.
2009年7月,蔚县博物馆在蔚县杨庄窠乡东坡寨村抢救性清理了3座墓葬,其中M2、M3破坏严重,M1除顶部遭到部分破坏外,基本保存完好,特别是墓室内壁保存有色彩艳丽、图案清晰、地方特色鲜明的壁画,为研究冀西北地区辽代墓葬形制、社会历史、绘画艺术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扶贫是实现脱贫不返贫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郎德上寨进行实地调查,在分析其旅游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路径,以期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提升与路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余家寨遗址位于湖北麻城市,面积8300平方米。1991年,麻城市修建106国道将余家寨遗址西部边缘破坏,省、市、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进行了全面调查勘探。遗址包含有新石器时代和西周两个时代的文化堆积。新石器时代标本中的主体是石家河文化,还兼有屈家岭文化、薛家岗文化及樊城堆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上筑有一座面积约15000平方米的西周城堡,夯土城墙及护城河大部分保存完整。余家寨遗址为研究长江中下游原始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南方商周文化与中原商周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0.
正三垂岗,位于山西省长治北30里,本非什么名山大川,却因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而屡次被人提起,当年,李克用征讨孟方立邢州归来,在三垂岗置酒庆功,指着年方五岁的李存勖说"后二十年,其能代我战于此呼!",李克用死后,李存勖戴孝出征,取得三垂岗战役的胜利,为其后的灭梁之战打下了基础。清代诗人严遂成写《三垂岗》诗,使三垂岗得到关注,毛泽东读史时手书这首诗,表示对李克用、李存勖父子的赞誉,更使三垂岗战役声名大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