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历史文献、方志的梳理和最新考古的发现,考据出南朝观象台(灵台)建于南京当时台城(宫城)西南角的西墙城墙上,该处城墙内面有鸾锦门。此观象台位置在今南京大行宫,即南京图书馆新址附近。纠正了刘宋时期南京北极阁为观象台之说。北极阁实为南朝日观台旧址,日观台与观象台其性质、功能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2.
3.
钱小萍  朱艳 《世界遗产》2014,(12):34-38
<正>坐在织机的花楼上,牵花工口唱手拉,按挑花纹样提综;"咿咿呀呀"声中,千千万万根纬线织入织机,一寸寸宋锦缓缓流出。这样的场景,在苏州延续了上千年……据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在宋代开始流行的,那时的长江三角洲物产丰饶,堪称全国粮仓,故有"苏湖熟,天下足"的民谚。苏州地处太湖之滨,千里沃野,遍地蚕桑,织造技艺也趋于全国领先地位,苏州地区很快出现了"丝锦布帛之饶,覆衣天下"的盛况。著名的苏州宋锦就从这一时期开始逐步兴起。  相似文献   
4.
波音 《世界遗产》2014,(12):6-6
<正>服装服饰,往往是一个民族的鲜明符号。有人提倡汉族人应该穿汉服,也有好古者一袭长衫走天下。即使在现代服装大行其道的今天,我国的许多民族在节庆等活动中,仍然会脱去日常的便装,穿上本民族的传统服装,载歌载舞。前些天北京APEC会议上,融合了宋锦、苏绣等多项非遗传统技艺和现代服装技术的"新中装"亮相会场,引来无数目光。新中装恰如一个符号,它既有"中"的一面,也有"新"的一面,结合了传统与现代。本期特别策划也借助新中装这个话题,既关注宋锦、苏绣的历史沿革和传统技艺,也关注设计师将非遗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尚刚 《文博》2011,(3):15-19
文章试图以唐基壁画为中心,讨论当年的两个工艺美术问题。其一是锦的用途,认为汉族人士多用锦做装饰,较少制成服装;衣锦者大抵为胡人.唐代的锦衣、锦袍主要为他们裁造其二关于鹤嘴瓶,认为流口形若鹤喙的带执长瓶即唐人所谓鹤嘴瓶,它或为胡瓶的一种;此外,还对鹤嘴瓶的材质、渊源与折射的时尚及观念略作说明  相似文献   
6.
王振辉 《风景名胜》2011,(12):122-135
无论是现实与童话,时尚与传统,圣诞节总给我们许多美好期待,我们总是相信圣诞老人会满足每个人的心愿,在平安夜驾着驯鹿坐着雪橇将我们的圣诞袜装满礼物,期待在圣诞夜和家人、朋友一起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今年的圣诞节一起去"赶集"吧,我们将为您推荐几个最值得去的圣诞集市和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7.
杨静 《丝绸之路》2013,(24):38-39
李商隐的“无题诗”所描绘的画面唯美、感情真挚、逻辑跳跃、意蕴含蓄,为其增添了许多朦胧之美、悲怆之美、生命之美。诗句中含蓄、蕴藉、多义的艺术表达特点,不仅使之在晚唐诗坛上独树一帜,放射出绮丽的光芒,而且对后来诗歌的发展也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无题诗”也无愧于“诗迷”称号。本文以李商隐的《锦瑟》一诗为例,阐释新批评复义理论在诗歌中建构的构建过程,分析其如何突出诗歌所蕴含的朦胧之美、含蓄之美。  相似文献   
8.
正春草,碧荷,桂雨,梅香,梦中芳草碧连天;枯藤,老树,秋风,过雁声嘹亮,惊起游思,敲残幻想。我们生活在风景中,却不见风景。犹如身处沙漠绿洲,却向往空中楼阁。游人来自千里外,我们动身千里外。我们总是风尘仆仆地追寻,故土里的风景显得如此简陋,但其实那浮在天空之上的空中楼阁,只是你没有想到过的现实罢了。所有追寻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知满足。总认为自己所拥有的不够令人满意,记得山本文绪  相似文献   
9.
弘旿 《文史月刊》2010,(3):F0004-F0004
弘眸,字恕斋,又字醉迂,号一如居士、瑶华道人。弘旿为满清宗室,官封固山贝子。本画以没骨山水的形式,画青山白云红树的景致。山径从近景空亭蜿蜓上升,经过木桥、树林,到云烟笼罩的山顶,描绘出山势的动向。画树画山均以湿点为主,色彩绚丽,笔法随意自然。  相似文献   
10.
吴帆子 《羊城今古》2000,(1):27-27,29
在翻阅民国13年(1924年)重修的《花县志》时,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立村时间不长、人口不多、又地处赤坭丫髻岭山麓的佳锦山村的客家宋姓族群,在清代考取的进士、举人之多,竞居全县各姓之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