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篇
  免费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饶胜 《文物天地》2023,(2):9-12
河南新乡市博物馆藏有两件商代有铭青铜器,二器铭文均为“卫父己”,笔者认为这种释读存有商榷之处。铭文应释读为“臣卫父己”或为妥当,即“臣”以表示身份,“卫”是卫氏一族,“臣卫”作为复合族徽,表明卫族臣服于商王朝,“父己”则是金文中的“日名制”中的常见组合。在安阳地区也出土数件带有“卫”字铭文的青铜器,这可能说明卫氏部族应居住于殷墟附近,并与商王朝有着密切的关系,扮演着守卫城邑之角色。  相似文献   
2.
针对铭文中出现的反书、倒书等特殊形式的书写现象,本工作采用泥条贴范法,从铭文制作的工艺角度对反书和倒书进行了讨论,并搭建了一套以树叶刻字为基础的推论模型,通过模拟实验进一步地阐述了在此模型下反书和倒书的产生的可能性及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东下冯遗址出土的17件第三期冶金遗物进行了金相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其中1件附渣冰铜块的检测表明该遗址的铜有独立于锡、铅料的来源。熔铜渣及铜块的分析表明第三期时已经使用锡青铜,同时还有铅青铜、铅锡青铜、砷铜等合金种类的应用。青铜合金通过向红铜中添加锡、铅物料(可能含砷)得到,与二里头等遗址类似。  相似文献   
4.
北齐韩祖念墓位于山西太原市北郊区小井峪乡小井峪村。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发掘,共出土了22件鎏金铜器和金银器。利用无线显微镜、X射线荧光能谱仪等科技手段,对这些器物进行无损科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鎏金铜器均为铸造而成,然后采用金汞齐表面热处理,金银器在技术和风格上均受到了西域文化的影响。研究成果为全面了解北齐时期金属器制作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辰元  李延祥  赵哲夫 《北方文物》2018,(2):45-53,I0007,I0008
通过使用便携式荧光光谱分析仪(p-XRF)、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能谱(SEM-EDS)等对渤海上京城宫城、匠造址、东廊、御花园出土的铁质遗物、有色金属遗物以及冶炼废弃遗物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渤海上京城所进行的金属冶炼工业流程进行推演,同时试图通过遗物本身对渤海国冶金生产技术及商贸流通提供部分佐证。  相似文献   
6.
1991年,正定建筑公司在正定县西南街元件厂分厂挖灰坑时发现一处铜器窖藏,出土佛教造像及用品22件,年代多为明代,个别为清代,包括3件明代漆金铜释迦牟尼佛像及明代漆金铜文殊菩萨像、明代漆金铜普贤菩萨像等。此处原为日伪时期伪河北省省长、伪河北省警备司令吴赞周的旧宅,分析这批铜器应为其家族供养或收藏。本文分别对这批铜器做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
8.
将铜器刻文与史籍对照研究,从而对刻文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1983年春,在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部朝阳乡政府所在地西南15公里处的太本艾里村南1公里处,土山南阳坡上有一座古代墓葬被风刮出,随葬品已暴露,当地老百姓发现后转告巴林右旗博物馆,馆内业务人员闻讯后赶到现场,进行了清理工作.在这座墓葬中,出土有瓷器、陶器、骨器和铜器等许多珍贵文物,其中有一件极少见的骨质鱼,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傅聚良 《华夏考古》2007,(3):97-102
本文对湘江流域出土的西周时期的铜器窖藏做了介绍,讨论了窖藏的时代,对与铜器窖藏相关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