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浩 《中国钱币》2014,(3):16-21,I0001-I0002
正历史上,天津城内外有地点不同的三处机器造币厂,分合变迁颇为复杂,其中最被忽略的是天津机器局新购西式造币专用机"洋法试造钱样"之事。1914年(民国三年)《造币总厂报告书》内仅以"机器局亦附铸银元"一语带过,这在中国机器造币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嚆矢,有如船过水无痕。本文谨介绍此"宝津"机造新式方孔制钱的始末及设备供货商英国格林沃铁厂,该处在造币之际官方正式名称是天津机器局,故本文以此名称呼之。  相似文献   
2.
春明 《中国钱币》2014,(3):78-80
正货币史研究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一来是因为中国古代货币经济较为发达,货币史的发展演进具有连续性,是反映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货币史研究也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各个时段货币史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虽然各个时段货币史研究的侧重有所不同,就史料条件与研究的深度和成果数量来说,清代的货币史资料极为丰富而清代货币史研究的成  相似文献   
3.
吴进  李玉清 《安徽钱币》2006,(1):38-38,F0002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正月,安徽巡抚诚勋奏请设立裕皖官钱局。二月二十四日,经部议旨准,由安徽牙厘局和筹议公所各拨银五万两作为资本,于十月正式营业。总局设于省城安庆,省内各地设立分局。始为官督商办,后改为官办。宣统元年(1909年)增资五万两,改为官商合办。  相似文献   
4.
清中期开始,外国银元大量倾销中国。中国的足色纹银与成色8.9的外国银元兑换时,损失惨重,朝野有识之士多次建议清廷自制银元,但直到光绪十五年(1889年)才由张之洞主持发行了第一套机制银币——广东七三反版。在此之前,各地曾用土模打制过少量银饼,如道光时的台湾老公银,咸丰六年(1856年)的上海银饼,光绪十年(1884年)的吉林厂平银饼等等。  相似文献   
5.
<正>广东省造光绪元宝"七三番(反)版"银元,开铸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八月六日,该币直径40mm,厚2mm,重27.1g。正面珠圈内为满汉文,"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环为英文,两侧为小花星。背面正中蟠龙图案,周围上下分別为"广东省造,库平七钱三分"十个汉字。据传,币文出自当朝金石书法名家吴大澂之手。英文工整,汉字笔法刚劲有力,韵味十足。制作精细,图案美观(图1),开创了我国机制龙洋的先河。但是,它的诞生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过数百年朝野有  相似文献   
6.
<正>民国三年(1914年)七月,中国银行发行广东地名5元大洋"特别券"收换广东滥纸币,此事不少著作、文章都有记载。可"特别券"究系何种纸币?大多数著作、文章都未曾论及,少数文章虽曾述及、然距真相甚远。为填补中国银行纸币、民国纸币研究的这一空白,为揭开其神秘面纱、还其庐山真面貌,笔者不揣冒昧,对"特别券"的资料进行初步梳理。个人陋见、不当之处,请识  相似文献   
7.
安徽裕皖官钱局是清末安徽地方政府设立的官银钱局。该局自光绪三十二年(1906)十月在省会安庆成立,至宣统三年(1911)停业,历时五年,先后发行银元票、铜元票和公债票若干种。目前已见报道的有:裕皖官钱局铜元票、^①裕皖官钱局公债票、^②裕皖官钱局银元票。^③著名纸币专家吴筹中先生《中国纸币研究》一书中亦述及安徽裕皖官钱局发行银元票和铜元的情况。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有裕皖官钱局发行的银元票。铜元票近百张.现作一简介。以丰富对安徽地方纸币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应省钱币学会《安徽钱币》之约,将本人早年集藏的部分票券继该刊上期发表后,本期再作一次报导,以飨读者,不妥处请友人补正。(彩图见插二、三)  相似文献   
9.
研究古钱币在中国已经有一千数百年的历史,但是把钱币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宣传来研究则是近二十年的事。近二十年来,钱币学研究借鉴历史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甚至应用了化学、物理学等科学分析的手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钱币学的学科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任何一门独立的学科,除了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外,还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钱币学也是这样。版别研究的方法是钱币学独有的方法,但是在版别繁杂的宋钱和清钱的研究方面,对于版别所代表的确凿含意、版别划分的标准仍然缺乏深刻的认识。德国学者布威纳先生毕生研究清代钱币,他整理了大量的清代钱币实物,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特别是大量清代档案中的钱局铸钱报告,获得了大量的可靠的一手资料,他提出了清代钱币版别代表不同年份的观点,并据此排出了一个清代钱币年表。无论布威纳先生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是否还有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他的研究方法是值得重视和借鉴的。为此我们编译了布威纳先生的这篇文章,把他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介绍给钱币学界的同仁们,以期对钱币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清代康熙年间,中央和地方共20多个局同铸康熙通宝,各局所铸钱币面文各具特色,多数钱币看面文可知背后局名。但是,也有不少不同铸局铸行的钱币面文相同或相似,泉界称为手类钱或手套钱。在此类钱币中,与浙江局和江苏局铸币面文相同的较多,但国内有关辞书及网络上对浙手与苏手类的区分较为混乱。现将笔者收藏的浙、苏手类及有关钱币选拓20枚附后,并对此类钱谈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