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日根 《安徽史学》2015,(4):164-165
<正>一王红曼是厦门大学毕业的优秀博士生,获得的是历史学博士,但她的知识积累却是多学科的。她曾先后在厦门大学金融学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科研工作,跨越了历史学、经济学和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因此,她的视野开阔,对近代中国金融业的参透也是很深刻的。王红曼博士自硕士研究生阶段起便选定金融史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集中关注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金融  相似文献   
2.
张徐乐 《史学月刊》2007,(11):90-99,106
公私合营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对旧中国留存下来的金融机构进行改造的重要形式,也是新中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私合营银行从1949年出现到1957年归并入中国人民银行的过程,表明在社会转型与制度变迁的复杂环境下,公私合营虽然是上海私营行庄公司唯一的生存选择和利益诉求,却也正是"公私合营"体制将私营金融业整个行业引向了历史的尽头。  相似文献   
3.
时下,一些走过近半个世纪里程的各省区的期票在邮币卡市场上不断浮出水面,并频频映入泉人的眼帘。与历代王朝强制发行的货币不同的是,这些曾经能直接兑换成钱的期票是货币发行史上绝无仅有的国家给群众的退赔款。  相似文献   
4.
1931-1937年间西北金融业的恢复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l~1937年局部抗战阶段,面对日本侵略的步步进逼,南京国民政府从国防建设的需要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开发西北的措施,推动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发展和进步,西北金融业也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于国家金融势力的进入,以及沿海地区一些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西北各省的金融业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发展。这对于调剂西北地方金融、扶植和开发区域经济、促使西北金融体系的形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西北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和问题,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5.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不同层次的私营金融业在走向公私合营的共同目标中,所需的时间、具体的过程有着较大的区别。上海私营金融业曾两次组织对生产与其他经济事业的联合放款,此外规模较大的银行较早实现了公私合营,而数十家中小行庄公司则通过组成四个联营集团进行多种业务的联合经营并逐步过渡到两个联合总管理处,实现了从业务到人事、财务、组织多种形式的联合管理,最后在条件成熟的时候与大银行共同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政府对上海地区数量众多的私营金融机构采取了导向联放、联营和联管的循序渐进的谨慎政策,是符合整个中国金融业历史实际的正确之举,体现了中国私营金融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鉴于最近国际经济与中国金融的复杂态势,人们寄希望于新任主管金融的副总理、号称"救火队长"的王岐山可以让局势明朗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4日是交通银行成立100周年纪念日,这家大银行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清朝末年。当时票号、钱庄等旧式金融机构已渐趋衰落,而英、美、日、德、法、俄等国银行已在中国沿海城市设立了众多分支机构,并通过借款给清政府,获取了中国铁路的筑路权;通过赔款的清偿,控制了中国的关税收入;通过进出口贸易,垄断了国际汇兑,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主宰。  相似文献   
8.
“西兰公国”(Principality of Sealand)位于英国伦敦东北部费利克斯托港以东的浅海里,离英格兰海岸七海里的“拉夫塔”(Roughs Tower)。这是一个在国际上未得到承认,地图上找不到的、面积仅为560平方米的微型小国,但至今已存在  相似文献   
9.
孙尧奎 《攀登》2005,24(5):77-81
建国初期,我党参照、借鉴前苏联的经验,根据本国实际情况,通过加强对私营金融业的管理和整顿、积极引导私营金融业的资金投放和业务经营、组织私营行庄联合经营和联合管理、进行全行业社会主义改造四个阶段,最终完成了对私营金融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任务,建立了社会主义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0.
张立 《攀登》2005,24(5):121-123
在当今经济信息化全球化和各国金融业在激烈竞争中走向全面开放的背景下,坚持分业经营必然会大大降低中国金融业的国家竞争能力.本文在分析金融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以及法律应对措施进行了相应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