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林唐欧 《文物天地》2020,(2):122-125
“南海I号”宋代古沉船从发现、整体打捞、室内发掘运用了很多具有创新的方法,实现了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是一项凝聚现代科技和现代考古理念的工程。“南海Ⅰ号”于2013年12月开始实施全面保护发掘工作,在博物馆封闭的水晶宫内进行。沉船所包含的文化信息量丰富而多样,除了大量的陶瓷外,还有金属器、凝结物、船体本身等。而在考古发掘现场很重要的一项就是资料记录、数据釆集等问题,为更好收集“南海Ⅰ号”最原始的数据资料,为其量身定制了室外无法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贵州发现的元代及元代之前的铭文器物——金属器、陶器、漆器,为数不多,现存器物铭文较少,且多集中出现在汉盛里。这些带文字的器物不一定都产自贵州,器物上面的字未必都是当时生活在贵州土地上的人们所书写,但是,无论它们产自本土,抑或由外地流入,毕竟让我们零星地了解到贵州历史上一些时期所存的书法状态。综观这些贵州考古发现的器物铭文,  相似文献   
3.
杨勇 《收藏家》2006,(9):35-36
珐琅釉是以石英、瓷土、长石、硼砂及金属矿物为原料,经烧炼、研磨而成,与瓷器表面的釉同属玻璃态物质。将珐琅釉敷涂于金、铜等金属器表面,即称珐琅器。根据制作工艺的区别,我们可以将珐琅器大体分为掐丝珐琅与画珐琅两大类。掐丝珐琅始见于元代①,明初文物鉴赏名家曹昭称其为“大食窑”②。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基本特征是:珐琅质地坚硬、细腻、肥厚、砂眼少;釉色主要包括天蓝、翠绿、深绿、红、黄、白等几种,颜色纯正、均匀、鲜艳、明快,介乎透与不透之间;掐丝熟练,丝边较光滑;纹饰仅见缠枝莲一种,花较大,叶长而尖,分三层。为使珐琅粘牢,在花…  相似文献   
4.
乾隆帝弘历是清朝入关后第四代皇帝,在位60年(1736~1795),是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乾隆帝兴趣广泛,喜爱收藏古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物,有相当一部分是乾隆时期的。  相似文献   
5.
马金梅  杨芳 《丝绸之路》2011,(22):12-14
因回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使得回族文物除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更具有了伊斯兰文化特征。本文通过介绍回族清真寺的宗教建筑形制以及回族瓷器、金属器的器形、装饰图案,阐释了回族文物的伊斯兰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云南江川县李家山墓地出土金属器的分析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Using metallorgraphic structure analysis and SEM-EDX,this paper examines 55 sam-ples taken from metal artifaets unearthed at the Lijiashan burials in Jiangchuan county,YunnanProvince.The results reveal that different materials,including gold,silver,copper,tin-bronze,lead-bronze,and iron,were used to produce these artifacts during a time span from mid-Warring Statesperiod to the Western Han dynasty.Metallorgraphic analyses indicate that the bronzes were made ofcasting metal and that some were subsequentl...  相似文献   
7.
唐宋之际陶瓷工艺对金属器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宋时期,是中国金银制造业发展的高峰时期。金属器不仅兼收并蓄地借鉴了外来文化,亦别开生面地创造了独特的中国意匠。其面貌和工艺均对同时期的陶瓷工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陶瓷产品从器型、纹样及成形装饰工艺等诸多方面对金属器多有借鉴,对金银器的模仿尤为突出。借由此途,不仅陶瓷器的传统形制得以丰富,更在借鉴模仿的过程中推动了整个行业的技术革新,最终形成适于自身发展的工艺特色及各窑口真正独特成熟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正>孝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底张镇陈马村,是北周武帝宇文邕(561~578年)与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陵,是目前发现并发掘的北周时期的唯一一座帝陵。由于屡遭盗掘,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咸阳市考古研究所于1994年9月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出金、铜、铁、玉、石、陶、玻璃器等随葬器物数千件[1]。为了解北周时期金属器的材质、制作技术与工艺,我们已对出土的22件残损铜器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湖北襄阳陈坡M10出土金属器的初步科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襄阳陈坡墓地M10出土14件金属器的金相组织检测与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批金属器的材质包括青铜、纯铅、纯锡、铅锡合金、银(含铜)、金银合金(含铜)等多种,其中青铜器包括两种合金,即铜锡二元合金和铜锡铅三元合金;制作工艺主要以铸造为主,另外还采用了热锻、热锻后冷加工、错金银等方法.这批新的分析数据为研究战国时期襄阳地区的金属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10.
黄维 《四川文物》2020,(4):101-109
云南滇池地区与境外古文化曾有接触,但这种接触的具体路径还不明晰。目前大致有两种,其一是通过北方草原经"半月形边地文化传播带"南下,其二是经印度、缅甸至云南的南方丝绸之路。对于这两种路线,历来有较多争议,很早就有学者认为,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主要是由北方丝绸之路来承担,但要将这条路线连接起来,还缺乏较为系统的证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考查了从云南至甘肃、陕西、新疆和欧亚草原地带、中亚、西亚等地的金属器物。文物证据表明,青铜时代的滇文化通过北方欧亚草原地带,与中亚、西亚有着直接或间接的文化交往,一些金属器不仅表现出相似的制作技术和艺术风格,而且有的器物造型几乎相同。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滇文化的诸多金属器,就其制作技术、艺术风格来说,是通过北方草原经"半月形边地文化传播带"与中亚发生直接或间接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