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走溪口     
纪红深  米兰  张琪 《风景名胜》2008,(11):64-72
溪口镇位于奉化市西北,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古镇"。一条波光粼粼的剡溪自西而来,横贯全镇,至东端,由武岭头和溪南山阻隔成口,由此,便有了这千年古镇的名字——溪口。古代的溪口因为雪窦山而蜚声遐迩,汉代文人孙绰就曾以"海上蓬莱,陆上天台"之词赞誉过雪窦风光。近代,这里出了个蒋介石,溪口便更引人瞩目,除了小洋房、文昌阁、丰镐房、蒋母墓道等蒋氏遗迹外,在溪口雪窦寺旁修建的总高度为56.74米,由锡青铜铸成的露天弥勒大佛,是迄今为止全球最高的坐姿铜制露天弥勒大佛造像,也成为今人慕名而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韩峰 《中华遗产》2007,(10):24-29
文化景观这一概念是1992年12月在美国圣菲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6届会议时提出并纳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从文化景观的视角来梳理武当山的遗产价值,其物质性、非物质性,历史性、现时性,精英性和大众性,均呈现出一个全新而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3.
梵净山称“古佛道场”,其实就是指金顶古庙群。金顶古佛道场是梵净山之核心,是日是月,古志喻之为“琳宫绀宇”,即是说建筑在天宇之上的佛殿仙阁;环山皇寺觉庵则是登天之梯,古志喻为“月地云阶”,意指无量信众在弥勒佛那净土的月光照耀下,从东南西北四方登临的一步步云中台阶。  相似文献   
4.
梵净山名源于佛教梵语“梵天净土”,隋唐时就被当地人民视为神山,朝拜者络绎不绝,明隆庆年间和万历年间对梵净山进行了两次长达数十年的大规模修建。特别是万历年间明神宗降旨重建梵净山,妙玄禅师带高僧5人,法徒34人主持重建事宜,终使梵净山成为拥有5皇寺48觉庵的佛教圣地、“弥勒道场”。  相似文献   
5.
《湖南文史》2013,(10):43-43
湖南汉寿县岩咀公社金安大队的会计、贫农龙泽祥的母亲陈翠姑死了,龙泽祥的兄嫂姐妹要做道场,但是共产党员龙泽祥却主张用开追悼会来代替。他的主张得到了大队和公社领导干部的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6.
心与性 有一位学僧到南阳慧忠国师的道场参禅学道:一天,他向慧忠国师询问:“禅,是心的别名,而‘心’是在佛不增、在凡不减的真如实性,禅宗的祖师们将此‘心’易名为‘性’。‘心’与‘性’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呢?”慧忠国师说:“迷时,心是心、性是性,心性是有差别的;悟时心是性、性是心,二者无差别。”  相似文献   
7.
从隋“栖岩道场舍利塔碑”看蒲州佛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岩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府城东南l2公里的中条山巅,为隋太祖武元皇帝“于北魏孝武帝永熙年间(532-535年)建立。初名灵居寺,隋初易名栖岩寺、栖岩道场,为“河东诸寺胜赏之最”。栖岩寺地处历史上的蒲州,相传为舜帝之都蒲坂界,历代物胜迹汇萃,有昙岩洞,仁寿寺、普救寺、万固寺等;这里高僧云集,仅唐释道宣《续高僧传》就记载蒲州高僧15位,其中栖岩寺有昙延、道杰、神素、真慧和智通等五人立传。史载,隋帝常以外国所贡玛瑙施寺为供,唐代人儒士游历于此,现有李益、卢纶、李端等赋诗咏叹传留。  相似文献   
8.
《西藏人文地理》2012,(2):40-53
“千回百转始初见,疑似仙境在人间。”巴松错是藏传佛教中的神湖,又名错高湖,藏语意为“三岩三湖”。三岩是指湖区被三座富有宗教意味的山岩环绕着,分别是“赞给扎”文殊菩萨道场,“多吉扎”观音菩萨道场,“拉扎”金刚手道场,象征着慈悲、智慧与力量.  相似文献   
9.
黄梅天下禅     
本文及图片由作者独家授权本刊发表.文字部分节选自他的英文新著《禅的行囊》(ZenBaggage)。这是继《空谷幽兰:寻访现代中国隐士》之后,比尔·波特讲述他于2006车初开始又一次心灵之旅的最新作品。这一次,他寻访了禅宗早期的高僧在中国各地留下的印迹,本文所涉是位于湖北省黄梅县。由禅宗四祖和五祖建立的道场及其周边地区。——编者  相似文献   
10.
文殊现身 无着文喜禅师虔诚地去朝礼五台山,在到达五台山的前一天晚上,他投宿在一间茅屋,屋内住了一位老翁。 文喜问道:“请问您,五台山这许多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