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012年6月3日至7月29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配合基建施工,在通州区次渠镇发掘清理了几座唐、金时期的砖室墓,出土了一批随葬品,为研究唐、金时期北京地区的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2.
明清北京通州古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州是明清时期运河北端漕运枢纽城市。随着漕运的发展,通州城池自明初以来也日益扩展和完善。本文利用文献档案、古地图、实地考察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了通州城垣、护城河以及城内街巷分布和功能区布局,并重点论述了通州城的主要职能。明清通州城的发展演变与漕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城城垣扩展受到仓储职能的较大影响,城池巧妙地利用运河水系集城防与漕运于一体,城市职能随着漕运发展而日渐扩充和完善。明清通州古城集中反映了北京地区的运河文化,是重要的运河文化遗产地,应加以深入研究并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3.
我是通州人,自幼以务农为业。31岁那年在通州下落垡村被伪新民会特务抓走送到日本当劳工,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国。现将我亲身遭受的奇灾大难,回忆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日本大学图书馆中国地方志调查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国外学者非常重视方志,大多将其视为一种"资源"和研究中国问题的工具.在我所接触和认识的国外汉学家中,就有不少常利用中国地方志研究中国历史问题的.如:日本庆应义塾大学的山本英史教授编《传统中国的地域像》就引用了大量的方志资料,研究了"通州·北京间的物流和地方社会"、"清代康熙年间的地方势力"等清代社会史课题.而且还撰写了《中国的地方志和民众史》等论文,阐述了对方志的特点、史料价值的看法,以及如何利用方志研究中国的社会生活史.从目前国外有关中国问题的研究成果看,地方志资料的确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
忽一日,坐城铁往通州去,窗外有地产商精心打制的口号扑进眼里,大致是在推销"水岸豪宅"这样的事。当时心动一到两下,极目往楼盘视野所及之处打望,豪宅有,水岸有限,心下也笑了一到两下,老天,这不是有点骂题了吗?  相似文献   
6.
南通古称通州,“江淮之委海之端”,老百姓的房子,与扬州近似,而与隔江的苏州就大不相同了。南通城面积小得可怜,“城周六里七十步”(光绪《通州志》)照此换算,不过两平方公里多点。城内一条丁字大街,即南大街,东、西大街。现在东西大街拓宽成人民路。人民路以北,南北向有官地街、寺街、东北营等,东西向有大巷、富贵巷、鹰扬巷等。  相似文献   
7.
顾养谦,字盖卿,号冲奄,南通人。生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弘光年间(1644~1645年)成书的通州《州乘资&;#183;顾养谦传》载:“二十二举于乡”,“卒年六十有八”。说明顾养谦故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运河的开凿,最早记录于《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从邗城(今江苏省扬州西北五里)向东北经射阳湖到末口(今淮安北五里)开挖“邗沟”,沟通江淮,后人称这条水道是我国最早的运河。夫差开凿邗沟主要是为了向北扩张,争霸中原,但客观上对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也起到一定作用。后来邗沟也成了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通州漕运粮道图》简称《粮道图》,是一百多年前用毛笔手绘的地图,它忠实地记录了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前后运粮船艘在通州境内及其附近地区行走的水道情况。漕运.指从水道往京城运输粮食。《史记·平准书》记有:“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记述的是西汉政权建立后.  相似文献   
10.
清末,由于以慈禧为首的清朝腐朽顽固的统治阶级对外卖国投降,丧权失地,对内残酷镇压,敲骨吸髓,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社会矛盾日趋激化,清朝政府犹如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上,随时都有被吞没覆灭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