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浅析反向假冒行为的负面影响及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从反向假冒行为的构成入手,重新定义反向假冒的概念,并用成本分析的方法考量反向假冒行为对被假冒者、消费者及市场秩序维护的负面影响。文章最后就相关法律适用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期对我国商标知识产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高英 《神州》2014,(6):190-190
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公司法》正式确立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其是指在特定的案件中否认公司的独立人格,而由股东和公司共同对公司的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3.
死刑制度作为人类法律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刑罚的同时,也是最为严酷的,它是对人生命的一种剥夺。唐代是中国封建时代法律发展的最高峰,死刑制度不论是在适用范围还是适用的程序上都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和完整的制度结构。在保证法律威慑性和维持社会秩序的同时,更加看重刑罚在进行时的文明性。本文通过对唐代死刑制度的罪名和适用对象以及影响死刑制度的适用观念进行分析,并结合唐代死刑适用制度的相关程序,希望为我国现代刑事立法中死刑制度的存废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
骆天任 《区域治理》2022,(5):101-104
民法与行政法虽然都有各自的特性,但二者之间也有相同的地方.当行政法规范存在漏洞时,在正义与平等要求的驱动下,适用民法规范不仅存在一定的可能性,而且也尤为必要.但需要指出的是,民法规范并不是都能够被直接适用,需要依据是否存在行政的特殊需要来加以明确与判断.通常情况下,民法当中的一般法律制度、法律原则以及法律技术性规定等,...  相似文献   
5.
《贵阳文史》2009,(4):61-61
龙其凡(省政协委员。贵州顺兴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政府面向城市低收入群体推出的经济适用住房。随着房屋标准的提高、面积的扩大、价格的攀升,最后面对消费者时变得并不“经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想使经济适用房名副其实,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  相似文献   
6.
张璐 《沧桑》2010,(4):66-67,87
本文通过对我国人权理论及司法实践局限性深入思考来阐明全面保留死刑的不合理性。通过对中西理念从根源上的探究、不同的社会现状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缺陷来阐述现阶段在我国全面废除死刑的超现实性。阐述限制适用死刑在我国的可行性,并从立法和司法角度来分析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及相应解决途径。以期通过犯罪预防来减少犯罪率,借助政府及全社会的努力来加强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宽恕的深入理解,改造犯罪人,构建和谐的社会。  相似文献   
7.
邬烈炎 《东南文化》2001,(12):60-65
就整个色彩艺术发展与理论研究过程的比较而言,西方学把目光集中在色彩现象的成因上,追根寻源的结果产生了以光色理论为出发点的色彩学,在实践上追求客观物象色彩的视觉真实表达。我国大量的色彩画论与画诀集中在配色与着色经验的探讨方面,色彩运用与社会意识形态,化心理结构紧密联系在一起,很难脱离而独立发展。从无数作品反映出的用色规律可以看出,中国色彩艺术始终把用色作为表达感受的手段,以体现某种观念理想与情感,手法的重点放在物象归类并善于找出最具本质的表达,又善于与各具特点的材料相结合,适用于不同的环境与用途,极富装饰意趣。  相似文献   
8.
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化传统。一部地方志书是一个地方一个时期的地情总汇、百科全书。志书因其适用面广,几乎每一本志书上都留下历朝历代各类人物渎用的重重痕迹,成为人们了解某地某时经济化等多种情况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对李二曲哲学"本体观"的明确是二曲研究的一个基础性难题,"知体论""虚明寂定"的灵明光体论和"良知"本体论是三种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意见。相比前两者在研究中呈现出的困境,"良知"本体论的观点更能把握二曲学的学理特征,有助于其"明体适用"核心思想的诠发。对李二曲体用思想的反思和厘定,有助于明确二曲学的根本特征——在总结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向先秦儒学复归,力图建立新的儒学形态以康济时艰。  相似文献   
10.
李娜 《沧桑》2010,(5):48-49,51
中国根据自己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现实情况,在司法实践中一贯主张并坚持"保留死刑,少杀慎杀,防止错杀"的死刑政策,创造性地设置了死缓制度,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死刑标准的发展沿革,说明中国在严格限制死刑、保护人身权利方面作出的不懈努力,阐释死刑适用标准存在的缺陷,并提出立法和司法上的完善建议,以期对我国的刑事法治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