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柱 《收藏家》2007,(9):47-52
明代梁庄王墓随葬的瓷器共8件(套),除3件出自墓葬的前室外,余皆出自其后室。根据它们的出土位置和纹饰,其中7件(套)属于王的随葬品,汉1件(套)属于王妃的随葬品。  相似文献   
2.
古人发型是文化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发型不仅是时代的特征与时尚的符号,也是各个族群的辨识标志。从北朝到隋唐的中古社会,"剪头胡雏"的文物图像屡屡出现,一般来说,此类胡人形象是剪发而不是束发,在当时以"高髻为尚"的社会习俗中,"剪头胡雏"发型是有着"阶级感"的存在,是有关底层胡人的直观艺术产物。也说明当时入华胡人还没有彻底"汉化",仍然保留着本族群的发型特征。该发式是胡人与汉人的区别,也是其身份归属的象征。  相似文献   
3.
杨勇 《收藏家》2006,(9):35-36
珐琅釉是以石英、瓷土、长石、硼砂及金属矿物为原料,经烧炼、研磨而成,与瓷器表面的釉同属玻璃态物质。将珐琅釉敷涂于金、铜等金属器表面,即称珐琅器。根据制作工艺的区别,我们可以将珐琅器大体分为掐丝珐琅与画珐琅两大类。掐丝珐琅始见于元代①,明初文物鉴赏名家曹昭称其为“大食窑”②。元代掐丝珐琅器的基本特征是:珐琅质地坚硬、细腻、肥厚、砂眼少;釉色主要包括天蓝、翠绿、深绿、红、黄、白等几种,颜色纯正、均匀、鲜艳、明快,介乎透与不透之间;掐丝熟练,丝边较光滑;纹饰仅见缠枝莲一种,花较大,叶长而尖,分三层。为使珐琅粘牢,在花…  相似文献   
4.
潘世杰 《收藏家》2011,(5):68-72
五、钱币鉴定的方法上一讲揭示了多种关于钱币造假的方法,那么我们又如何破解和如何鉴定钱币的真假呢?这是每一位钱币爱好者最关心、最实用的问题。也就是讲在辨别钱币真伪的时候应该从什么地方着眼?  相似文献   
5.
潘世杰 《收藏家》2011,(4):73-76
三.关于钱币的作假和私铸钱币 假钱和私铸钱是有区别的。对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出于不同的动机,制造假钱的目的定义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
李林 《文物世界》2007,(5):36-37
2000年夏秋之际,骄阳似火,山西乡宁县历史上第一次考古发掘正在嘉父山进行。这是一处春秋时期墓地,其中的4号墓葬具为一椁一棺,椁长3.53米,宽2.30米,高1.50米;棺长1.76米,宽0.50米,高0.74米。椁下两头各有横木,垫着木椁。男性墓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西汉五铢陶质母范大量出土,中山靖王刘胜墓科学发掘,以及对赤仄五铢深入研究,四决纹五铢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关注。四决纹五铢对辨识赤仄五铢,以及对西汉武帝早期五铢、早期五铢钱范断代具有重要意义。我在收藏研究秦汉钱币过程中。发现秦汉半两钱极罕出现标识纹记,而在西汉五铢钱中却大量出现标识纹记。  相似文献   
8.
张业 《安徽钱币》2008,(2):24-25
中国古钱币上的种种纹饰,形态优雅,内涵丰富,是钱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直到现在,有些纹饰的称谓和命名仍比较混乱,有的甚至未被认识,这就给研究工作带来前提性的障碍。比如,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迁移特点、辨识标准及人数统计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学术界对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研究很少。究其原因有四 :历史原因、民族意识、政治原因和学科因素。本文拟就少数民族华侨华人问题作一初步探讨。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称谓和概念 ;第二部分分析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迁移与定居特点 ;第三部分提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辨识标准 ,即记录、祖籍地、客观认同、迁移时间和主观认同 ;第四部分是关于分布世界各地的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初步计量统计。作者提出 ,“华侨华人”的身份应以其定居或入籍他国来确定 ,而不应受其移民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潘世杰 《收藏家》2011,(3):75-79
一.初始钱币及其演进的六个时期钱币鉴定首先要明确鉴定的目的和意义,也就是说为什么要对古代钱币进行鉴定?因为古代钱币就是承载和记录历史文物、文化的载体。现在许多人只是关心自己手中的钱币是真是假,值多少钱,以后能够有多大的升值空间。然而没有真正了解钱币收藏的真谛,更没有真正去体验钱币收藏过程的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