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敦煌莫高窟壁画是世界文化宝库,但病害很多,其中龟裂起甲尤甚。因此,如何抢救濒临毁坏的古代珍贵壁画已很紧迫。本文介绍在总结用西方修复湿壁画方法所致缺点的基础上,选用新的粘合剂配方(A:1.5%聚乙烯醇水溶液:1°。聚醋酸乙烯乳液4:1:B:2.5°。聚乙烯醇水溶液:1%聚醋酸乙烯乳液=4:1),采用清洁画面、表面喷涂和注射粘合剂,及压实画皮相结合的工艺,修复了2000m2龟裂起甲壁画,为保护病害壁画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袁成  宋卿 《北方文物》2023,(1):96-103
金朝海陵正隆前后,参照北宋登闻鼓制度并加以革新,分置登闻鼓院和登闻检院。登闻鼓院除章宗朝短暂成为独立机构外,其与登闻检院一直隶属于御史台,职掌监察、受理上诉和言谏等事宜。登闻鼓机构主要由进士出身、品行端正及有地方工作履历的官员充任。在政务运作上,登闻鼓机构承担进状受理和转呈,接收的进状并非全交皇帝审理,也有部分由御史台、尚书省和翰林学士院负责。金朝统治者为强化皇权,在中国历史上首次赋予登闻鼓机构监察台省的政治功能,将其作为一条下情上达的新信息渠道,以此达到对御史台、尚书省制约和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3.
刘晏如 《神州》2014,(12):27-27
探究雷雨中周蘩漪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命运分析。  相似文献   
4.
河北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是一座规格很高的墓葬。关于墓主,发掘者的推测之一,是北齐文宣帝高洋,而墓葬壁画所显示出来的卤簿仪卫之煊赫, 便是重要的依据。对于其中的卤簿图,发掘者在《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中作了很详细的描绘,只是未及进一步的定名研究,因此它的意义尚未能充分彰显出来。本文以此卤簿图与文献记载相对照,发现二者多有契合无间之例,如相风、■罕、掆鼓等,且其中不少可以见出渊源与流变。作为帝王卤簿专属的相风、■罕,更是第一次在早期图像中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5.
辛岩 《神州民俗》2006,(5):47-47
抱鼓石又称石门墩,门枕石,门当等,是古民居中大门建筑的组成部分。据考证,至迟在汉代的四合院建筑中就已经有了门枕石。起初的门枕石,主要起基础作用,用来固定门框、门槛、门枢(门扇上的转轴),后来逐步演变成精雕细琢、做工考究、丰富多彩具有很高装饰作用的抱鼓石。  相似文献   
6.
解析新疆和平解放后的"屯垦戍边"的源起,论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立的意义以及建立国营农牧团场在屯垦戍边,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周艺 《风景名胜》2016,(3):62-67
一个人,十不闲 “来者何人?俺乃泰山石敢当!胆大的狼妖,竟敢在泰山上拦路吃人,俺岂能容你……” 剧场里,大人孩子都目不转睛地盯着银幕.忽然间,石敢当翻起筋斗,挥舞起手中的刀剑,与恶狼精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银幕上,影人你来我往,打斗得不可开交;银幕后,范正安左脚敲鼓,右脚打锣,握着竹棍的双手交错翻飞,五彩的影人仿佛一下子都有了生命.  相似文献   
8.
张晓东  冯庆 《丝绸之路》2009,(22):22-23
本文对长城工牌进行了考释,依据明代地方志对工牌内容提出新看法,认为工牌具有重要的文字价值和历史价值,并进一步指出"蔡止梅起"中的"蔡"、"梅"乃明代修筑肃州西长城的凉州卫指挥蔡纪和肃州卫指挥梅景。  相似文献   
9.
韩艳 《神州》2010,(3):30-31
“爸爸,谢谢你。”这是李敬波在被推进手术室前说的最后一句话。 2010年1月27日,《神州》杂志3名记者去看望了手术2天后的李敬波,是李敬波的大伯把我们领进病房,六人间的病房略显嘈杂,李敬波就躺在病房中间的那张病床上,刚做完手术的他,头上还缠着厚厚的绷带,脸色苍白。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0,(4):93-93
秧歌是流行于我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历史悠久,宋代称村田乐。清人吴锡麒《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妇、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我国民族习俗每年春节、元宵节等都表演秧歌。其特点是欢快、兴奋、红火热闹。因为流传地区不同而有陕北秧歌、东北秧歌、山东鼓子秧歌等几种不同风格的秧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