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11,(44):20-21
热词破坏性试验有一种安全事故叫作"破坏性试验"。12月5日上午,合肥包河大道高架跨繁华大道下穿桥一截在建"贝雷梁"发生险情,重达三百多吨的"贝雷梁"发生倾斜,导致在梁内施工的十多位工人受惊,其中3人已入院,1人因手臂粉碎性骨折需要手术治疗。官方称:从目前来看,发生倾斜的贝雷梁属于一次正常的破坏性试验。有媒体对此评论称,一些  相似文献   
2.
基于人学和系统论的旅游本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耀峰  白凯 《旅游科学》2007,21(3):27-31
旅游本质问题是旅游学研究的重要命题之一.本文在综合分析中外相关旅游本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人学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观点和系统论自组优化原理分析了旅游的本质,并提出:旅游的本质是人的一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自觉活动或经历,其目的是追求身心愉悦.  相似文献   
3.
陈曙光 《攀登》2007,26(1):125-128
近年来,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一直是人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学术界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的思想,包括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重点研究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思想。学术界围绕马克思的三个命题,对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本文的结论是“历史生成”本质说,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  相似文献   
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写下的重要著作,之所以要对其重新解读就在于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十分特殊又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正好是马克思从一筹莫展中开始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找到了研究世界历史的起点,今天研究这篇文章可以重新领会马克思当年是怎样找到新的曙光,从中得到中国今天的思考的足迹。  相似文献   
5.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学校,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每天早、中、晚三餐,送饭的家长络绎不绝,生怕孩子吃不好;每当下雨天,送伞的家长络绎不绝,生怕孩子淋着了;每当秋风刚起,早寒初生,送衣的家长络绎不绝,生怕孩子冻着了……当早、中、晚餐看不到家长的影子时,孩子便抱怨,别人的爸妈都来了,为何我爸妈没有来,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国,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逐步深入以及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幻,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所开出的救国方案最终归结于对人的改造之上,尤其是维新思想家们更是在如何改造国民等一系列人学问题上提出了极为深刻的命题。归纳而言,他们的贡献主要在“破”与“立”两个方面。在“破”一面中,他们致力于改塑和重构圣贤人格,对以往的儒家信念作出调整或给出新的解释;在“立”的一面中,他们则鲜明地提出“力智德”与“新民说”等主张,皆有气象,蔚为社会思潮。尽管他们的思想仍有着明显的过渡色彩,但对于处于社会转型和文化转型的近代中国来说,仍有着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7.
鲁迅曾经留学日本七年.七年时间,鲁迅不但在文学上造诣日益深厚,而且学会了一门外语,那便是日语.鲁迅学日语,是为了学习的需要.那么,鲁迅为何后来要教许广平学日语呢?  相似文献   
8.
魏凤丽 《神州》2011,(10):13-13
作品以其“人学”的特质,渗透着现代文化的历史意识。在感性的事件叙述中倾泻着审美的理性认识,阐释着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作者“把审美从低级的感性领域提升到理性高度”①,字行间渗透这样理性认识;对待落后的东西坚决不要保护。  相似文献   
9.
《南方人物周刊》2012,(33):84-87
“中国人学了这么多年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完全是历史决定论,不过历史决定论也相当重要对不对?我自己对什么决定论都不相信,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头,偶然的东西太多太多,不可能预料。”易神强教授再三感叹生活中的偶然和意外。  相似文献   
10.
刘宇 《黑龙江史志》2013,(23):177-177
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思想以"人文主义"为基础。他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为切入点,阐述了宗教产生的根源和宗教的本质,认为"神是人本质的异化"。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出发,对费尔巴哈的宗教观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形成了马克思对宗教的初步理解,并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