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1935年4月6日至8日,红一方面军从龙里县水尾进入贵定县半坡、杨家山、马场河一带。红军在乐邦分两路行军,主力部队从乐邦到马场河经小山,在小山又分两路:一路从龙曲陇进入龙里县境内到三元,一路从平山南下穿过大谷汪,过刘家大桥进入龙里县境内到三元会合,形成左路军;另一部分部队从乐邦往龙里县境内行军在喇磅与中路大军会合。  相似文献   
2.
凌霄,字汉舟,贵州贵定县城关镇人。晚清末年,凌霄考入贵阳陆军小学堂,在校期间,他参加了由张百麟等人发起的贵州的革命团体“自治学社”。1910年,凌霄毕业于贵阳陆军小学堂第三期,又于次年加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相似文献   
3.
漫步九龙营     
九龙营,又称九龙山,座落在贵定县南端的平伐(现名云雾)场后,“平中之高原,一山凸出。”山与“平原”结合,犹如一把太师椅,山作椅背,宽大浑厚;万亩良田作椅垫,平坦舒展。山地之间,浑然一体,在空旷的云雾大坝子上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传说九龙营是这样来的,很多年前,窑上、凯口一带山洪暴发,十条巨龙惊天而现,它们沿着长江水系逆行而上,当游至平伐时,一龙先行,  相似文献   
4.
申敏 《贵阳文史》2010,(5):11-12
<正>在贵阳南面贵定天龙山一带,数百年来流传着这样一首老民谣:"九眼望沙洲,河弯水倒流。谁人识得破,世代出诸侯。"其实这首民谣说的却是"贵阳清八景"中有"九眼照沙洲"之名的"鳌矾浮玉"甲秀楼。这就为后人留下了一系列悬念,为何甲秀楼民谣会流传在贵阳南面贵定县的天龙山?"九眼"  相似文献   
5.
贵州贵定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初建的城隍庙,只塑城隍爷,至永乐年间,又增建左右山门,塑马王菩萨。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贵定县治移迁至新添卫(现在所在地),当地富绅又在规模对该庙进行拓宽扩建。设大雄宝殿,内塑如来、文殊、普贤,左右石龛上木雕十八罗汉。  相似文献   
6.
本文围绕土司遗址见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管理智慧、展现族群间思想文化交流的价值主题,就全球范围及同一地理文化区域内类似主题的遗产进行对比,证实本遗产价值和实物遗存在世界范围内的独特性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7.
兆杰 《贵阳文史》2008,(3):39-40
1940年,我奉命会同贵定县巴乡信用合作社会计罗盛洋前往贵阳考察进盐情况,因当时合作社代销食盐。 从贵定县巴乡到龙里县老巴乡约五华里,经洗马河、大小谷龙、猫场、罗吏目等地而到贵阳。当时无公路,步行山路一整天才到达。我与罗会计一路步行,不时闲聊。到达大小谷龙附近时,他指我看说:“那是大谷龙,有立法委员宋述樵家一大族”。约二里,又指小谷龙说,那是空军总司令晏玉琮家,也是大族。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