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贡院建于明嘉靖十六年首开乡闱时,其发展历程正是贵州科举史的缩影。其结构及功能与他省贡院相似,规模居于全国中下等,号舍最少时不足千间,最多时超过四千间。其明末毁于战火,清代重建后亦频繁维修,经费则以公款为主,辅以民间捐助。  相似文献   
2.
贡院石碑     
贡院石碑,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下坝街上(现已搬到下坝乡喇平村下院村民组)。碑高1.2米,宽0.8米,厚o.12米,青石。建于清道光8年(1829年)农历十二月初四日,距今已有180余个春秋。碑眉为“万民沾恩”,碑文为小楷,阴刻,共1040字,多用繁体字和异体字书写。因置于贡院大门内侧,未受风雨侵袭,字迹清晰可见,无标点符号。全文如下(文中标点符号系笔者所加):  相似文献   
3.
贡院,也称试院、贡闱、贡场、棘闱等,是科举考试的专用考场。在科举形成之初,并没有专用的考试场所,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备,贡院由无到有,至明清逐渐形成规制。  相似文献   
4.
在辽朝科举制度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前进士、殿试进士等与"进士"身份相关的称谓。乡贡进士、前乡贡进士指获得礼部贡院科举考试资格而落第的士人;前进士指擢第之后释褐授官之前的进士;殿试进士指殿试合格的进士。  相似文献   
5.
1904年科举减额缓停至1905年立停之间,科举改革的走向、方式及时间,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议修京师贡院为其中重要关节.在京多数部院官员主修贡院,表明缓停定议可能节外生枝,废科举的取向变数极大.张百熙、端方、袁世凯等人采取断然之策,改缓停为立停;张之洞于此虽一度犹豫,但最终附和.疆臣与枢机相互沟通联络,促成军机处和政务处的人事调整,并说服当政绕开部院会议,直接宣布立停科举.制度变革进程充满玄机,从或然到必然,相关人物的主观努力相当重要.只是精心谋略与强行干预虽可排除障碍,促成科举终结,却难以消除隐患,化解矛盾,避免急行效应带来的社会震荡.  相似文献   
6.
李科友 《南方文物》2005,(2):103-105,92
贡院”是各省乡试集合士子考试的地方。所谓贡院,即是将考中了的士子,贡于朝廷,以作朝廷的命官。  相似文献   
7.
陈淮 《旅游》2009,(12):67-67
民国十五年,冯玉祥部刘郁芬任甘肃省政府主席,刘将贡院外围城垣南墙上的一座城门改名为“萃英门”——意寓人文荟萃,并题写了门额。  相似文献   
8.
科举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科举制保存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教育价值的遗迹遗物,是科举教育文化遗产。贡院作为古代科举的考场,是科举文化遗产的宝库,凝聚着许多人的智慧结晶,关系到我们的民族历史和人文血脉。  相似文献   
9.
现据两块碑记内容,结合清代科举童试考试,对定州贡院从创建时间、考场形式、考试级别、整体建筑风格进行考证,恢复定州贡院作为全国现存规模最大且唯一文武兼备的童生考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0.
《文史博览》2007,(3):34-34
位于北京内城东南角附近的贡院是每3年举行会试的地方,考试分为3场,前后一共持续9天,在这3天3夜中,每个考生在一米见方各自的单间里做题,人若是站直了身体,头就会碰到屋顶,这些单间紧紧地挨在一起,大约每排有45个,在嘹望塔楼两边各有120排,大约共有9999个单间,贡院中央的望楼上时刻有人监视,以防考生之间或考生跟外面的人相互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