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圣经》的中文翻译不仅是语言文字译介的问题,而且涉及西方宗教与中国文化之间的适应和转化,以及如何被中国本土社会所认同。在基督宗教唯一尊神的汉语译名问题上,天主教和基督教产生了长达300年的激烈争论。在西方宗教理念的阐释下,中国传统词汇“天主”、“上帝”逐渐地被基督教化,失去了其原有本土宗教的内涵,再生演变为象征西方文化的新词语。除被天主教和基督教接受外,“上帝”译名还被更大范围的中国本土世俗社会接受。考察译名争议和被接受的过程,可知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外来新概念及内涵对社会改变所产生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是近代中国大量译介国外各种唯物史观理论书籍的时期,一本多译的情况比较普遍。布哈林《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便是其中中译本较多的著作。民国时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多种译本的广泛流行,对传播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时人注意到布哈林的理论中存在机械性等问题,故在将其作为知识资源时,逐渐扬弃之。深入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一书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译介、传播和理论扬弃,可以一窥民国时期国外同类理论著述影响中国思想界、学术界的复杂面相。研究唯物史观在近代中国的构建,不仅应梳理理论内在的演变逻辑,也须梳理其文本传播的演进脉络。在此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理论中国化的具体历程,则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集中体现,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宣传是提高国家软实力的举措。基于此,文章从译介学概况入手,详细分析了译介学翻译理念的内涵和特点,再对译介学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要点做了系统分析。在全面了解相关情况基础上,以湖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译介的情况、难点和策略,达到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质量、高效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1918年,周作人将日本女性主义者、著名诗人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贵于道德》一文翻译后发表在《新青年》杂志上,开创了中国日本女性文学译介的先河.迄今,已有150余位日本女性作家的作品相继为中国读者所熟悉,成为近百年来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风格独具的精神食粮.与此同时,这项工作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中国域外文学审美取向史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前半叶(1901-1950)是中国神话学研究的起步、发展阶段,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是中国神话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二是西方神话理论的译介.本文拟从这两方面入手,对这一时期中国神话研究者的资料搜集与理论译介工作做一扼要勾勒,以期揭示中国神话学早期发展的历史脉络,及当时研究者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卜正民(Timothy Brook)先生是一位很博学的学者。他的著述,像陈列着许多物品的博古架,琳琅满目。有不同爱好的学者,都可以从架上找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他的《明代社会与国家》(Timothy Brook,The Chinese State in Ming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Curzon,2005)一书,由导言、结论、以及八篇论文构成,内容涉及乡治、地图绘制、江南圩田、北方水稻推广、藏书楼建设、图书禁毁、明代佛教、明清地方志中的寺观记载等。  相似文献   
8.
1914年到1917年,意象主义的流行其实也就四年时间,犹如诗坛上的一颗流星迅疾地划过夜空。但这颗流星的光芒却特别地耀眼,在最短暂的时间内给世界诗坛以最絢丽的闪亮。  相似文献   
9.
"术语"或者"专业名词",是特定学科领域中用来标志概念、被赋予特定含义的词语和复合词。由于文物领域术语建设较为薄弱,大量使用"类术语"、"准术语",故在客观上增大了文物研究汉英译介的难度,译者在细致、小心地辨别词义之外,还需要结合其所表达的文化语境,通过恰当选词用词来避免翻译出现偏差或失误。本文通过"窑"、"画"、"样"等类文物名词的汉英译介,分析了术语诸要素及其文化语境的影响,从一个侧面说明文物名词"术语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全面抗战时期,日本媒体、军方和政府为了摸清中共的抗战战略,以节译、摘译、译述、编译、全译等方式介绍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媒体的译介较早,以节译、摘译为主,日本民间和官方都给予了相当程度的重视.随着侵华战争的推进,媒体对《论持久战》的评价从刻意贬低趋向客观,尤其重视持久战三阶段的论断.在战争相持阶段之初,《论持久战》在军政界引起的反响并不很强烈,随着败退之势显现,日本政府日益重视《论持久战》的前瞻性和预言性,加以全文翻译供军政界参考利用.在迟迟不能实现战争意图时,日本对侵华战略失误根源进行了更多的追溯,其中对中共的持久战战略方针也不得不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