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3篇
  免费   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82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170篇
  2014年   452篇
  2013年   456篇
  2012年   434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363篇
  2009年   427篇
  2008年   382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75篇
  2005年   513篇
  2004年   569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8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冬青 《旅游》2012,(4):54-55
春风又绿,鲜花著锦。4月,我们准备了一组最美的花境:底蕴绵厚、诗情画意的婺源油菜花;西藏江南;气势撼人的林芝桃花;如梦如幻、清新烂漫的丹巴梨花,漫山遍野、娇憨婀娜的格拉达杜鹃花……来吧,"在春天,去看看那些花,看看那些美丽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藏》2003,(3):F003-F003
  相似文献   
3.
每当想起郑和率领庞大海船驰骋在烟波浩渺的大洋时,心情总是澎湃不已,为在那个时候我国已拥有那么强大的船队而自豪。“天书到处多欢声,蛮魁酋长争相迎”,中国使节与海外各民族友好相处的热烈场面更令人感动不已。可是,令人纳闷的是郑和逝世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过像郑和那样杰出的航海家。中国船队远洋航行从此销声匿迹。穿越大洋的海船,放眼望去尽是西欧海船。此消彼长的原因究竟何在?为了揭开这一迷团,笔者近日得宽余,再次翻阅史籍、拜读许多专家学者有关的专著和论文,以及大航海时代西欧一些国家的航海记录。经过多时的琢磨、研究比较,似有所悟,是否真知灼见,愿以此与读者商榷。  相似文献   
4.
女作家马丽华在西藏工作十八年,跑遍至今许多人仍是道听途说的阿里,那曲等地方,还七进藏北无人区,然后成功地用富有表现力的笔墨,从容地向广大读者讲述那块神奇土地上的方方面面,向人们展示了雪山高原难以穷尽的自然风光,它的不同凡响。《走过西藏》是不可多得的佳作,未必有人如马丽华一样在边疆工作多年,就可奉献如许的精神食粮。  相似文献   
5.
唐永喜 《神州民俗》2009,(11):36-38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相似文献   
6.
2003年9月6日至12日,第十届国际藏学讨论会在牛津大学举行。会场内学术讨论的情况,会有很多人撰介绍。其实,会场外的活动也很精彩。谨记叙一二,与朋友们分享。  相似文献   
7.
苏联民族节日的由来苏联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据目前统计,有大小民族一百多个。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自然环境、生活习俗、民族文化、宗教信仰、历法等的不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节日习俗。岁时节日由来已久,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季节气候。十月革命前,俄国的历法分为宗教、社会、民间等数种。俄罗斯农民最早采用的是太阳历,一年为365天,12个月。按一年气候变化分为四季,即春、夏、  相似文献   
8.
集团意识(团体主义、家族主义)是日本社会意识的重要特色。它对日本经济的发展及民族文化的形成有着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全面地、系统地研究和探索日本集团意识产生、存在的根源和基础,对于我们加深对日本社会的了解,进一步加强和稳定中日友好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拟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邓小娟 《旅游纵览》2023,(7):140-143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作为傣族世代聚居的地方,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傣族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更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文章基于文化资本,以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出发点,梳理西双版纳傣族独有的民族文化资源,分析发展文化资本的可行性,探索民族文化转化为文化资本的路径,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国家疆域是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近代以来,中国国难日亟,国人在民族主义涵养之下,日益认识到中国乃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是神圣不可分割的地理单元。尤其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成为全国瞩目之地。知识分子和政界精英在以《松花江上》为代表的抗战歌曲中,借助“白山黑水”“大豆”“高粱”“森林”“煤矿”等景观符号,以民族成员披荆斩棘开辟家园的历史激励民众,以现实中“美丽富饶”的东北形象感染民众,以未来民族赖以生存的富源鼓舞民众。通过历史、现在和未来三重景观意义的塑造,将东北从抽象的地理空间转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象征性空间,意欲凝聚民族感情,唤醒国人的家园意识,号召国人收复失地,共御外侮,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