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261篇
  2013年   271篇
  2012年   259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181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17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79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钱仁发  周新 《中华遗产》2009,(6):116-129
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的帝国黄昏,淮河两岸的故事,如岸上堆积的泥层,丰厚而充满层次感。蚌埠,这颗淮河岸边的明珠,在自己的博物馆里讲述淮河文明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3.
陈焰 《风景名胜》2008,(1):108-108
第17届奥运会举办城市意大利罗马奥运记忆1960年第17届奥运会: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届体育盛会。参加本届奥运会的运动员达5348名,分别来自84个国家和地区,是1896年希腊雅典奥运会以来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一届体育盛会。8月25日下午的开幕式,奥运会组委会规定仅由各代表团的部分运动员和官员参加入场仪式,这在奥运史上是第一次。关于兴奋剂的检测,也出现在这次奥运会上。  相似文献   
4.
周人起源于今陕西武功县一带,在翦商之前曾有一段迁居甘肃陇东地区的生活经历。居陇时期的周人在首领不窋、公刘等的带领下光大部族,为日后取代商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肃陇东地区所孕育的先周文化以农耕为基础,以礼乐为核心。随着西周正式建国,周制天下,农耕文化传统与礼乐文化精神相辅相成,共同塑造了华夏文明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5.
王方晗  王璐璐 《民俗研究》2023,(1):69-78+15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范围内的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以物为本的本体保护,到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居民及遗产生存环境的整体保护的嬗变。社区、居民既是遗产的拥有者,亦是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力量。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和重大主题的文化资源,形成中华文化重要标识,对外展示中国形象,对内惠及民众,是中国设立国家文化公园的意义所在。在此过程中,要深挖历史文化资源,培育国家文化公园节点;通过创新驱动打造国家文化公园品牌;加快文旅融合步伐,提升居民生活品质。同时,要把握好整体保护与区域发展的关系、静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关系、遗产活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遗产地发展与原住民生活的关系,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新机制,实现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芝加哥大学出版的多卷本《地图学史》为中心,从大区域、长时段的角度总结了东亚、伊斯兰世界和南亚传统地图学的特色。认为非西方地图学传统的断裂与连续,既是一个事实问题,也是一个认识问题。随着西方科学地图学成为主流,非西方地图学传统发生了断裂,但后者并非一夜之间消失于世,而是在多个方面表现出与现代社会的联结。多卷本《地图学史》为中国地图学史研究带来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舒瑜 《民俗研究》2023,(2):81-98+159
年龄组是以年龄分化为原则的社会组织形态,构成理解大理社会整体演进的基本社会-文化机制。在大理国国王的生命历程中,“避位为僧”作为王权继替和国王生命样式的“理想型”,形成新龄国王即位执政与老龄国王退位为僧的结构关系。这一基于父子代际分化的年龄组机制和生命史分期至今依然在大理民间社会中发挥作用。从家屋内部父子代际距离分化出来的新龄夫妻和老龄夫妻,通过加入相应的年龄组织进入人生不同阶段。莲池会和洞经会作为最为普遍的老龄修行组织,为人生最后阶段提供了两种生命样式,而且两者作为老年祭祀团体,承担了不同层次的祭祀功能。莲池会与洞经会的并存与联结、差异与对比,正是由大理文化复合性的内在结构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在叙事主义历史哲学经历40年发展后,当代西方历史理论界努力寻求历史理论研究新的发展趋向,其特点之一便是回归面向过去的本体论反思。“人类世”是标识1800年以来地球系统历史的地质时间单元。“人类世”话语注重客观存在的过去,并据此认识现在和未来。在回归过去趋向下,约翰·麦克尼尔、迪佩什·查克拉巴蒂分别从环境史、历史理论研究角度阐释了“人类世”话语。他们的阐释在超越“西方中心论”、塑造史学新形态方面具有启示意义。分析“人类世”话语在西方历史理论界的上述因应过程,并阐释“人类世”话语的历史理论意义,对中国历史理论界正在推进的话语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方青 《东方收藏》2021,(4):105-106
人面纹饰青铜器的出现有着历史的渊源。人面纹像最早出现在史前时期的岩画中。在北方的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青海等地广泛分布,宁夏贺兰山有着大量的人面像岩画分布,同时在江苏、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东南沿海也有一定数量的分布。在新石器时代,人面纹饰出现在仰韶文化的彩陶中,如陕西西安出土的半坡人面网纹盆。在安徽淮河流域的蚌埠双墩遗址出土了陶塑人头像。在大汶口、龙山、良渚等文化出土的玉器中出现了不少人面形纹饰。人类社会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社会生产力有了质的飞跃,中国也进入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相似文献   
10.
东天山南麓的交河故城、高昌故城和北麓的北庭故城,是汉所时期中央政府经略叫域的历史见证,在维护中西交通畅通和促进东西文明交融中发挥着重要功用。作为“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项目中的遗产点,三座古城在2014年6月15日卡塔尔多哈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