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
任全娥 《沧桑》2010,(2):259-259
本文中的评价主体是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这一评价课题而言的,指的是从不同的评价视角对研究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各种评价行为主体。根据信息哲学中的信息构建说,  相似文献   
2.
杨青山 《人文地理》2002,17(2):90-93
近20年来,西方区域地理学发生了巨大变化。从80年代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区域地理学。与传统区域地理学相比,新区域地理学倾向于结构主义、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维。强调区域的个性,强调人的能力及角色与社会结构在区域特性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新区域地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地方”、“行为主体”、“体系”。在具体的区域研究中,它不仅注重当地的人及其它因素的重要性,也很重视“人”的各种行为背景,并且也重视来自“体系”的外部大环境的影响。本认为,新区域地理学的研究观点和方法对我国区域经济地理的研究具有启示意义,并主张在我国的区域研究中,应从对“地”的关注转向对“人”及“人地关系”的关注,发展中国的新区域地理学。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有关全球史的争论,不仅考验着超越民族国家的历史理解,同时也寻求非欧洲中心论的研究思路。这在历史解释和研究设计两个层面上影响着历史空间与历史时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将科泽勒克的时间层次理论拓展到全球空间,以此反思全球概念史的多种可能性。为此,本文将引入"空间层次"概念。首先详细探讨历史化及其与空间化和时间化的关系和互动;其次思考全球空间和时间的复杂性对比较史学和概念史的影响;再次引入一套全球史的三重张力框架——规范性张力、时间张力与空间张力,将其作为一种研究方式,通过全球概念史来具体展开历史研究问题。就时间和空间而言,以往的全球史所讨论的,要么是欧洲强国是否领先非欧洲国家的问题,要么是所谓西方的线性时间观与非西方循环时间观之间的对立问题。本文以时间层次为出发点,打破线性与循环的对立逻辑,转而强调一种基于(历史)人物的、多语言的、全球性的概念史,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时空活动。  相似文献   
4.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与多自主体系统理论是理解城镇自组织微观动力的理论基础,个体和企业作为行为自主体,对适应能力的持续性追求是城市自组织的原初动力,是城市系统拥有自适应能力的内在原因,也是城市网络得以形成并不断生长的源泉。个体为了改善其适应状况而进入城镇,通过占据分工网络中经济势能较高的节点而获得满意的适应能力。企业则是为了较高的交易效率、较低的交易成本、更大的市场空间等好处而向城市集聚,从而改善其适应能力。个体和企业的趋同策略及其行为也就是城镇的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5.
管素梅 《神州》2012,(16):167-167
制定准确、规范、科学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科学的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要体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尽量可以观察和测量,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陈述切忌空泛、笼统,并且要反映学习结果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