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钟志奇 《百年潮》2014,(9):16-18
正谷牧同志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楚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并且多次在梦中重新看到他。我一生最好的时光是在他身边工作时度过的,谷牧的工作精神和思想作风使我受到很大的教育,他对我工作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更使我永志不忘。济南市是1948年9月24日全城解放的,是关内解放的第一座大城市。济南解放前我在济南附近的历城县西营村中共济南市委城工部学习,济南解放时随接收队伍进城,分配在青委工作。1951年10月,市委组织部调我到市委办公室给  相似文献   
2.
袁宝华 《百年潮》2008,(11):17-20
薄一波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国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他从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直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都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大无畏革命气魄和全局观念,他的经济思想和领导艺术,他关心同志、爱护干部的感人作风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李慎明 《百年潮》2008,(4):44-47
我曾在王震老身边工作过十多年。2008年,是王老诞辰一百周年,也是我尊敬的前辈薄一波老诞辰一百周年,回想起王老和薄老的亲密交往,很难自已。  相似文献   
4.
1939年12月初,阎锡山密令其旧军首先向晋西南地区的决死二纵队等新军(新军是指阎锡山在其原有旧军无法抵挡日军进攻的情况下,要求牺盟会负责人薄一波等组建的军队,名义上归属阎锡山,实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包括青年抗敌决死队等五个部分)进攻,并大肆捕杀牺盟会(阎锡山在山西成立的抗日团体,后邀请薄一波等共产党人从事实际领导工作)的干部和进步分子,  相似文献   
5.
江春泽 《炎黄春秋》2002,(12):16-21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我先后被借调到中央所属的几个单位去临时工作。那正是我们党和国家风云变化、历史大转折的时期。我有幸在打倒“四人帮”、拨乱反正与走上改革开放的年代里,见识到一些不平凡的人和经历过一些不平常的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6.
1939年2月,薄一波率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一纵队由沁县辗转来到了地处深山的沁源县,驻扎在了距县城10公里处的阎寨村。阎寨村位于县城的东南部,是当时上党地区通往临汾、陕北的一条重要通道。  相似文献   
7.
1952年刘青山、张子善案发后,曾在冀中担任过区党委书记的黄敬请时任华北局第一书记的薄一波向毛主席转报他的请求:考虑刘张二人过去对革命有功,不要枪毙,给他们一个改造的机会。毛泽东说:“是要他们俩,还是要中国?正因为他们两人的地位高,功劳大,影响大,所以才要下决心处决他们。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亲自组织“打虎”战役 毛泽东指导运动的方法,一贯是树典型,负责指导全国“三反”运动的薄一波自然心知肚明。其1952年在1月19日就中央直属机关“三反”情况所做的报告中,一方面说明“已发现有贪污行为者为1万人左右,其中贪污1亿元至几十亿元者18人,贪污1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者130人左右。”  相似文献   
9.
<正>"阳谋":整风·反右·"文革"1.建政后的中共党内分歧辉煌开国的荣耀渐渐淡化之后,毛泽东逐渐感到他"熟悉的东西"正在远去,而以往所不熟悉的经济工作,却有些插不上手,不像战争年代那样指挥自如。中共党内高层在过渡时期的建设方针上,一直存在不同观点。例如在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时,毛泽东与刘少奇就发生分歧。薄一波在谈到这一分歧时曾说:"在农民问题上,毛主席强调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少奇同志则认  相似文献   
10.
2001年第10期《党史研究资料》上刊登的陈标同志的文章(简称“陈文”),对薄一波同志著《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简称“薄书”)若干史实提出辨正。其中有些说法本身也值得辨正。特别需要说明的是,陈文今天仍根据薄书1993年6月的第一版第一次印刷本进行辨正,这显然是不妥的。至1993年11月,中央党校出版社已经出版了第五次印刷本。1997年12月人民出版社又出版了薄老此书的修订本。人民出版社在“出版说明”中指出:“全书改动达二百余处,使之益臻完善和准确。”包括陈文所指出的一些疵点在新印本和修订本中都早已得到了改正。今天我们在进行史实辨正时,应该根据最新的修订本,详细考订各方面史实后,再下结论。兹以修订本为据对陈文所提一些史实再做一辨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