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蓬莱水城的历史地位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蓬莱水城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港口 ,具有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 ;二、蓬莱水城是具有独特建筑风格的军事要塞 ;三、蓬莱水城是我国古代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口岸 ,对促进中外经贸往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蓬莱水城作为我国古代北方的重要门户 ,对加强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秦明 《收藏家》2010,(4):3-10
北京故宫近期推出的"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蓬莱阁汉魏碑刻特展"是一个小型专题展,以清代黄易的访碑为线索,辅以其传世碑拓拓片、访碑图及访碑文字,为观众再现他在嘉乾时期的金石考古活动。本刊约请故宫秦明先生撰文作介绍,以纪念这位在金石考古领域作出贡献的先行者。——编者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2012,(8):9-9
2012年5月18日,由蓬莱、北海、扬州、福州、宁波、泉州、漳州、广州七城市共同举办的"跨越海洋——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八城市文化遗产精品联展"在宁波博物馆举行首展。蓬莱(古登州)海洋文明源远流长,此次参加联展的展品多为精心挑选的水下考古文物,  相似文献   
4.
乐彤 《旅游纵览》2013,(10):100-103
蓬莱,风光优美,适宜人居.它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海相偎,绿树丛荫,细浪白沙,气候舒适,每年吸引500多万中外游客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著名的名胜风景区有蓬莱阁、三仙山、八仙过海口(又称八仙渡)、海洋极地世界、田横山、戚继光故里、韩菲乐园等. 为了让更多的旅游爱好者了解蓬莱、感知蓬莱、走进蓬莱,中国女摄影家协会、蓬莱市人民政府主办,《旅游纵览》杂志社、《中国摄影家》杂志社、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协办,山东民和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独家赞助了第三届“蓬莱阁杯”全国旅游摄影大展,历时一年,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  相似文献   
5.
郭光明 《神州》2014,(8):4-4
<正>前年的夏天,蓬莱的朋友邀我去看海,我借故推辞了;去年的夏天,他又邀我去看海,我又借故推辞了。到了冬天,不等他打电话,我就主动告诉他要去看海,把他惊愕的半天没有说话。说心里话,我不是不喜欢大海,也不是不谙人情世故,之所以婉拒朋友的夏日邀请,实在是因为我无法在游人如织的沙滩上,拾起一枚五彩的贝壳,采撷一束拍岸的浪花,无法在人满为患的海边,感受天水合一的广阔悠远。因此,我避开旅游的高峰,选择清澈的冬天,到蓬莱看海。  相似文献   
6.
蓬莱四艘古船保护技术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省蓬莱市登州港(蓬莱水城)对出土4艘中外古船的保护,是中国出水(土)古船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1984年和2005年山东省蓬莱市登州港(蓬莱水城)先后发现元朝古船、明朝古船及2艘高丽古船保护技术及成果的探讨与分析,可以为我国古船以及木质文物保护技术提供一些经验或借鉴。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非遗文化产业街区是展示城市魅力和文化的窗口,不仅能够体现地方文化特色,还能通过对城市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融于一体,带动城市消费。作为旅游城市,蓬莱在文化街区建设上仍较为薄弱,可通过突出规划引领,强化政策保障,明确街区主题,非遗为核、丰富周边,保持原汁原味和鲜明特色,推动集聚发展,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七方面打造蓬莱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从而拓宽蓬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引言2005年7月,在山东省蓬莱市古登州港(蓬莱水城)出土3艘中国和韩国古代木质沉船,分别为明朝战船、韩国一号古船和韩国二号古船,其中韩国一号古船长19米,是韩国迄今发现(包括蓬莱2艘韩国古船)8艘古船中最长的1艘古船,也是中国  相似文献   
9.
蓬莱地处山东半岛北端,因“海市蜃楼”和“八仙过海”传说而享誉海内外。蓬莱有着悠久的海洋文化,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先民们傍海而居,以海洋生物为生,遗存下大量的贝丘遗址和海洋民俗,总结、传承了大量涉海生活的规约习俗。本文从海洋生产习俗、渔家生活习俗、海洋信仰与禁忌、海洋民间节庆等方面阐述了蓬莱的海洋民俗。  相似文献   
10.
寇润平  朱龙 《丝绸之路》2009,(10):54-58
美国浸信会女传教士慕拉第一生事主,33岁来到登州,在蓬莱、平度、黄县等地进行传教长达39年之久,在此期间创办教会学校,尤其是女学,把当地妇女从缠足、受压迫等桎梏陋习中解放出来,提升了她们的社会和家庭地位,深受当地民众爱戴。同时,为基督教在华的传播、近代科学知识在登州的传播和登州融入西方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