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武夷茶村     
杨乃运  雷发林 《旅游》2007,(5):50-55
曹墩,明朝那些茶事 在“典斋膳堂”的西大堂里等候村文书的时候大家除了看古,就是品茶.看古,品茶,“典斋膳堂”都是好地方。彭家大户的务滋堂,并列两个大厅,天井也大,天井下是条石垒的方池,方池周围有走水的槽。天井和厅堂之间只有柱子,没有隔断,  相似文献   
2.
晋商,曾以茶叶贸易在300年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一个神话般的商业奇迹。晋商万里茶路南起福建武夷山,跨鄱阳湖、长江、黄河、中原大地,越太行山、大漠戈壁,北达蒙古、俄罗斯,大量的茶叶由此销往俄罗斯,甚至直抵欧洲腹地,成为我国历史上继丝绸之路之后又一条重要的国际商路。晋商  相似文献   
3.
续修《广西通志.劳动和社会保障志》要以“执政为民”思想为指导,从制定篇目,收集资料等方面,全面、真实地反映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从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出发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4.
5.
李国英 《神州》2014,(2):37-37
<正>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松阳是一个有着1800多年历史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而松阳的茶文化在南宋时期已相当繁荣。为大力弘扬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促进各国、各地区、各民族茶风情的传播,茶知识的普及,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繁荣和昌盛;为广泛交流各地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茶经验,进一步推动茶经济、茶文化的交流、合作和发展;松阳县政府依托茶文化节的窗口作用,将松阳的茶叶和文化有机地融为一体,让观众在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中认识松阳的茶叶、感受松阳的茶文化,展示我县生态茶产业深厚的资源,为我县的招商引资工作搭建平台。在国茶叶流通协会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等单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6.
六百里茶业     
《江淮文史》2014,(3):F0003-F0003
正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有限公司是集太平猴魁茶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拥有茶叶生产基地13400余亩,是我省拥有自主产权茶叶基地最多的民营企业。"好茶首先要安全,食品安全已经绷紧了全国消费者的神经,需要有责任的企业带头,树立标杆,做好品质,突出安全,六百里就要做食品安全的风向标和一个实实  相似文献   
7.
周筱赟 《史学月刊》2006,(1):124-126
唐人陆羽的《茶经》,是我国茶业发展史上一部重要的作,从“茶之原、之法、之具”数方面对茶叶的起源、栽培、采制做了全面的论述,成书后不久即广为流传,以至“远近倾慕,好事家藏一副”。(《封氏闻见记》卷六,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北宋陈师道在为《茶经》所作的序言中高度评价陆羽的贡献:“夫茶之书自羽始,其用于世亦自羽始,羽诚有功于茶也。上白宫省,下迨邑里。外及戎夷蛮狄,宾祀燕享,预陈于前。山泽以成市,  相似文献   
8.
据记载,乐山从北宋元佑四年(1089年)编修第一部州志以来,历代方志编修连绵不断,方志著述数量众多,方志人才数不胜数,有的在全省甚至全国都很有影响。但迄今为止,全市乃至全省尚没有一部专门记载和反映方志成果、修志历史的专志,全国也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9.
红色榜样     
《南方人物周刊》2008,(15):50-50
彩云红发力顶级奢侈品市场1克,100元。你能想到什么?过去某年的黄金价格,或者某种稀有药材如野山参。都不是,它是一种茶的定价,这种茶名字叫做黄金宝。2007年开始,彩云红黄金宝这种极品黄茶,引起了不少高端人士的关注,较之大多数用来送人的高档茶叶,很多人更愿意自己享用这种奢侈品级的优质上好茶叶。而打造这种奢侈品品牌,更是通过独辟蹊径的创新科学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文史博览》2008,(7):32
人们用茶壶冲泡乌龙茶时,习惯上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称之为“洗茶”。 “洗茶”一词始用于北宋,原属于茶叶采制过程用语,后延伸至饮用过程中。而鲜叶从茶树上采摘下来以后经过初制、精制,其中有多道工序如做青、釜炒、揉捻、烘焙、筛拣等,不仅获得茶叶品级,而且达到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