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访苏雪林     
李瑛 《文史春秋》2004,(11):55-57
苏雪林1895年出生于安徽省太平县的一个书香门第,早年就读于安徽大学,潜心研习桐城姚、方名,被誉为青年学子中的翘楚。大学毕业后远渡重洋,去法国学习绘画艺术,与电影《画魂》中的女主角潘玉良是同班同学,两人相处数年,姐妹相称,结下深厚友谊。  相似文献   
2.
黄山脚下有个太平湖,湖北岸黄山区的永丰乡有个名叫岭下苏家的山村。村子虽小,却出了个名扬海峡两岸的才女苏雪林。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在皖南山区一个闭塞而且相当封建的家庭里,有一位凭着“三寸金莲”的残缺之身,能够冲破重重束缚,终于成为集作家、学家、教授于一身的坛“长青树”,“五四”新化象征的新女性,她就是被台湾称为“国宝级”的学大师苏雪林教授。  相似文献   
4.
苏雪林在《浮生九四》(三民书局,1991年版,下同)中说,对文化界人物,她“最敬重者,唯有胡适先生一人”,并自命为胡适的再传弟子。胡适去世后,为遭悲怀,苏雪林写了《冷风凄雨哭大师》《适之先生和我的关系》等七篇追忆文章。后结集成《眼泪的海》。  相似文献   
5.
沈晖 《炎黄春秋》2000,(3):66-71
1999年4月21日,皖籍居台著名老作家苏雪林先生在台南逝世,享年102岁。大陆媒体《参考消息》在报道苏雪林去世的电讯稿中称其为“享誉国际的文坛耆宿”、“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两岸迄今最长寿的作家”。由于台海阻隔,大陆读者对这位集作家、教授、学者、画家、翻译家于一身的文化老人的非凡经历知之甚少,对她煌煌著述更未知其详。  相似文献   
6.
我是1939年上初中时知道苏雪林这个名字的。有一篇课文的作者介绍是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  相似文献   
7.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0,(3):138-148
吕碧城。何许人也? 柳亚子称她“足以担当女诗人而无愧”,聊见其誉隆盛。苏雪林在《女词人吕碧城与我》中云:“碧城女士不但才调高绝,容貌亦极秀丽。”认为她是“十三娘与无双女,知是诗仙是剑仙”.并曾把某杂志上吕碧城一幅“美艳有如仙子”的玉照剪下,供奉多年,直至抗战入蜀始失,“可见我对这位女词人如何钦慕了”。  相似文献   
8.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在上海去世,正当上海文艺界筹备鲁迅葬礼之事时,一个叫苏雪林的女子却在1936年11月12日给蔡元培写了一封信《与蔡孑民先生论鲁迅书》,拉开了她大半生反鲁的序幕。  相似文献   
9.
胡适的弟子苏雪林曾经在苏州振华女校(今苏州市第十中学)教书,那是上世纪20年代后期的事情。如今在苏州十中西花园的长廊里、校图书馆门口,在杨荫榆、胡适之后,也为苏雪林镌刻了一块石碑,上面写着:“苏雪林(1897~1999),振华女校教员,作家、诗人和学者.被誉为19世纪30年代“女性作家中最优秀的散文作者”。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神话学研究滥觞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夕,西方各种新思潮涌入我国,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当时一部分留学生和掌握外语的知识分子首先开始接触欧洲神话及其理论,而苏雪林作为西方人类文化学派传播理论的领军人物开始对楚辞的神话进行论证和梳理。不但融会贯通了中国"官方"与"民间"两大文化主流,而且且找到了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线索,进而证明"世界文化同出一源",以及"中国文化亦世界文化之一支"的大胆发现。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其神话学贡献与反思的研究可以对苏雪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