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受洪泽湖修建坝闸、湖水潴蓄等因素的影响,至迟到明代,今苏皖二省边界的老子山及其邻近地域空间格局大抵成形。咸丰年间黄河北徙后,老子山东部滩田涸出,随着土地整治和开发的深入,也隐含了边界两侧利益冲突的可能性。清河(淮阴)、盱眙两县围绕滩田划界问题展开了一场持续多年的拉锯战,争端的核心在于如何分配边界附近丰富的土地资源,久拖不决则与中央对省界纠纷事务的处理能力不足有关。界域纠纷反映出中国古代传统“山川形便”“犬牙交错”划界原则在山川演变导致滩田等利益变化情境下,国家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正淮上地方银号币目前仅发现的主要有以下4种:⑴淮上地方银号流通券,伍圆,1945年,蓝色小桥图;⑵淮上地方银号(豫皖苏边地方银号改),拾圆,1946年,红棕色芦荡飞鸭图;⑶淮上地方银号贰拾圆(票样)1946年,草灰色耕田图;⑷淮上地方银号(豫皖苏地方银号改淮北地方银号又改),拾圆,1946年,红棕色芦荡飞鸭图(见图1-4)以上4种,除"伍圆流通券"较常见外,其余均罕见。第三种还有改成"淮海贸易公  相似文献   
3.
1987年2月,淮阴县人民政府在这片热土上,为一位烈士建立纪念碑,他就是重建淮涟地方党组织的奠基人——张芳久。张芳久(张芳九),1913年出生于陕西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投身革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张芳久入延安抗大学习,1938年调中共苏鲁豫皖特委,任徐东南区区委书记。1939年初,苏皖特委根据党中央关于"巩固鲁南、向苏皖发展"的战略方针,派张芳久、高兴泰、戴曦到淮涟地区重建党的组织,领导民众进行抗日活动。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淮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灾害年年不断,具有续发性强,破坏性大等特点.苏皖边区政府,认真了解当地灾情,分析灾因,本着大家动手克服困难的方针,制定标本兼治的具体措施,积极展开实际救灾工作.其中主要包括急赈救灾、生产救灾、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灭蝗除害等几个方面.认真总结其救灾的经验教训,为今天淮河流域的治理提供借鉴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邓泽民 《江淮文史》2003,(2):112-118
坚决贯彻党关于加强国民教育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政治、文化教育并重;多渠道解决场地、教材、经费……短短四年中,《抗日烽火中的苏皖边区教育》输送了2万多名毕业生参加革命,写下了教育史上光辉一页,一些经验至今仍不乏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有关苏皖边区政府的研究还很薄弱,《苏皖边区政府档案史料选编》的出版将推动研究的深入。该文献集不仅揭示了苏皖边区政府的来龙去脉,同时也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斗争等各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边区政府建设方面的贡献,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瑞龙(1910~1988)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在南通地区创始人之一,参与领导苏北农民武装起义,成立红军第十四军;1935年5月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同中央红军会师后,8月任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豫皖苏区委副书记、淮海区军政委员会书记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分局民运部部长兼苏皖边区政府副主席、第三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兼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他任华东局农业委员会书记、国家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等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