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斗彩瓷器是明成化时期成功烧制的一种著名的陶瓷产品,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康熙时期则是斗彩艺术发展的另一高峰期,其利用前朝斗彩工艺技法,结合所属社会和制瓷技术发展情况,创新烧制出许多精美的作品,并出于对明成化斗彩的喜爱和崇拜,对其进行了仿制。本文在梳理明成化时期和清康熙时期斗彩瓷器的基础上,对潍坊市博物馆馆藏的清康熙仿成化斗彩折枝花果纹盘的外观特征与文物价值进行赏析。  相似文献   
2.
3.
明代中期,吴门地区流行一种较为特殊的花鸟画题材—花果杂品图。这种包含花卉、蔬果、禽鸟、虫鱼等内容繁杂的长卷与册页,与宋元以四君子题材为主流的文人花鸟画相比有了明显变化。本文试图通过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相联系的新现象,来探讨此时文人花鸟画在审美观上的变革。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通过梳理宋元文人花鸟画的历史,分析文人花鸟画从宋到元在题材上有逐渐扩大的趋势,但主流是象征文人品格的四君子题材,潜流是元代出现的品类较多的墨花墨禽;第二部分,通过吴门文人的作品和诗文,具体分析花果杂品图所绘内容与人的感官—眼、耳、口、鼻的紧密联系;第三部分,通过此时吴中文人闲居的生活方式,分析花果杂品图与感官紧密相关的原因是文人们对自惬之意的追求;第四部分,通过分析花果杂品图传达的新的审美观,阐明文人花鸟画的审美变革—从四君子的"清雅"到花果杂品图的"闲雅"。  相似文献   
4.
巴基斯坦曾是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称赞它是"花果繁茂"的天府之国。如今,这个国家笼罩着些许神秘、动荡、不安的气息。我从巴基斯坦西北边境的白沙瓦,沿着传奇的中巴公路(KKH)一路向北,前往吉尔吉特地区,几乎每5—10公里就有全副武装的军警接力护送。我试图透过这并非常见的旅途"风景"去观察当...  相似文献   
5.
邢晋 《收藏家》2024,(2):48-53
金农作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才学出众,其人生跨越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艺术风格于后世颇具影响。“花果册”题材是其绘画艺术的代表之一,作品多表现其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其中1754~1755年间的多本“花果册”风格独特,既遵循传统文人画的笔墨特点,同时也不拘泥于成规,多有创新。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艺术市场生态、文人交游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光福杨梅     
正北方地冷无南果,最恨杨梅未得尝。极目杭山涎欲下,移家聚坞未能忘。若论带雨千金直,谁为和羹万里将。此日吾乡真不恶,红盐紫颗贮盈筐。这是明朝嘉靖年间,卢襄(吴县人,历任兵部主事、陕西参政等)写的一首《忆聚坞杨梅》诗:初夏时节,在北方为官的诗人追忆曾经移家光福,在潭东聚坞品尝杨梅的难忘而美好岁月,由衷地表达了思念故乡的深深之情。苏州太湖之滨的光福是苏州花果之乡,有梅花、桂  相似文献   
7.
《风景名胜》2012,(3):128-129
但凡福山福水福地,往往都能蕴育灵秀的土地和鲜美的花果。来到这种地方,不仅可以纵览山水、呼吸清新空气。更可以赏花品果、汲取个中灵慧。仙居,就是这样一个地方。且不说那些名山大川,即使走进最平常的农家院落,也能看见橘树参天,翠竹婆娑,花草鲜艳,屋后几畦菜地,瓜果飘香,彩蝶纷飞。杨梅林间但闻人语,不见其人,鸡犬相闻,不见其形果然一派桃源风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