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年11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德国总统赫尔佐克来到中国美术馆,参加了“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捐赠欧洲现代艺术作品展”的开幕式。路德维希夫妇把自己多年收藏的价值2700万美元(2亿多人民币)的117幅欧美现代艺术品(包括4幅毕加索的作品)无偿地赠送给了中国。我作为中德艺术交流中这一大事的参与者,深为这位世界级艺术收藏家的那份中国情所感动。往事历历在目,难以忘杯。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族》2008,(1):59-59
2008年2月24日下午4点,青海回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第二届代表大会在西宁中发源多功能厅隆重召开。马虎城主任就中心成立三年来的工作开展及相关文化业绩作了报告。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族》2005,(1):F003-F003
马爱明,字朗坤,曾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现为青海回族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摄影篆刻部副主任、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新闻摄影协会会员。  相似文献   
4.
《收藏家》2013,(10):68-68
北京恒源祥香山画院、北京恒源祥艺术展览馆于2013年9月28日正式揭牌。由恒源祥集团主办、北京恒源祥香山画院和上海恒源祥香山画院协办、北京恒源祥艺术展览馆承办的该院首个反映南北文化艺术交流的腱览“北风南韵——京沪画家学术交流作品展”同日开幕。  相似文献   
5.
许若石     
《收藏家》2010,(6):F0003-F0003
许若石笔名大石,别署汾上草堂主人。一九五0年八月生于湖北省襄樊市。擅金石书画艺术,以篆刻见长。一九八八年应邀赴日本进行篆刻艺术交流和表演。其美术作品参加过全国第六届美术展览。书法作品除在国内外大展中屡屡获奖外,还被各地刻碑,制匾等。主要作品有《许若石书法集》,《千寿印谱》,《若石诗存》等等。中央电视台和一些报刊,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曾多次进行过报道和介绍。  相似文献   
6.
堂人唐     
《神州民俗》2006,(12):F0004-F0004
唐人堂画廊是一家致力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化,重点推介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家,促进国内、外化艺术交流的专业艺术代理机构。画廊位于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100号中明大厦二楼,毗邻广东省联,面积6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世界》2004,(8):48-50
前几日,我问刚刚写完字的慧勇先生.是什么促使你30年来.每日临池不辍?答曰:“酷爱”。回答得从容坚定.不假思索。我又问:“你的字在近8年来,为何有如此之巨变?”慧勇笑一笑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由量变到质变吧!”其实还有一条他或许不好说——天赋也。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写字只有量变而无质变呢?天赋使然!  相似文献   
8.
赖天兵 《中原文物》2008,32(1):74-79
本文确定了杭州飞来峰四臂观音三尊龛的建造年代与施主身份,并通过考察四臂观音三尊组合形式的演变及对造像龛现状的分析,推定龛中已毁两像的尊格。三尊造像的组合形式系由印度传入西藏,然后再随藏传佛教传到汉地;造像藏风显著,但也含有一定的汉地因素。本龛是国内已知窟龛中唯一带有纪年题记的四臂观音三尊像,且在四臂观音题材作品中纪年最早——建成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是大一统的元代藏传佛教的流行及藏汉艺术交流的有力佐证。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博物馆始建于1929年,原名“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是浙江省内最大的集收藏、陈列、研究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文科学博物馆,为我国早期有影响的省级博物馆之一。经过70多年的发展,现馆含由孤山馆区、武林馆区、古荡文保中心、黄宾虹纪念室、沙孟海旧居和文澜阁古建群等组成,总建筑面积达4万多平方米。并在孤山和武林馆区分别设立“浙江西湖美术馆”“浙江革命历史博物馆”,形成了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博物馆功能体系,在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和公民素质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许植桐 《风景名胜》2021,(2):0378-0379
本文重点分析了在中西方艺术交流的背景下,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在功能需求、设计手法、构成要素等方面的发展与转变,并尝试将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划分为几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的景观设计如何从单纯的学习者转变为交流与领导者,为将来中国的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