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之后,清政府处于内外交迫的态势之下,国势危如累卵。面对困境,一些有识之士振臂高呼,以"自强、求富"为号召,要求开展"洋务运动",以挽救国运。左宗棠就是他们当中的典型人物,并在之后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博颖 《神州》2014,(12):256-256
最近几年,我一直在中职教学一线担任班主任工作,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我发现中职学生中真正是自己主动愿意、决心通过刻苦学习,争取学有所成的并不多。这些学生读中职的动机本就不纯,“玩”或者“混”的心理重,自然难以有较好的学习状态。大多数中职生都是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考失利者,他们普遍共同的特点就是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足。在意志消沉、无所事事的懒散学习生活环境下,他们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却激情高涨。但现实中男女同学的爱恋显得非常低俗:有一  相似文献   
3.
满族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王朝,奠定了中国今日版图,发展了中国文化,在其从长白山走向中原的崛起过程中形成了“满族精神”. “满族精神”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创造了历史文明,积累了历史发展动力. “满族精神”概括起来共有四个方面:自强进取的奋斗精神,从肃慎到满族,顽强进取;继承与开拓并举的创新精神,将继承中国历史传统和满族自身发展实际有机结合,进而发展创新;巴图鲁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满族崛起时反抗民族压迫的顽强精神升华为抵抗外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涵盖继承、团结、包容、借鉴和学习等内容.“满族精神”具有厚重的当代价值,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镜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系统地介绍新疆甘肃籍优秀人物,让甘肃和新疆社会各界建立起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甘肃省政府驻疆办事处、新疆甘肃商会(筹)、本刊驻新疆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从2008年第1期起,本刊将在“人物视点”栏目连续推出“甘肃人在新疆”系列文章,每期介绍一位新疆甘肃籍优秀人物,以使更多读者了解他们的动人事迹。  相似文献   
5.
朝廷明确宣布支持、鼓励和保护创办民营企业,鼓励民间资本收购国有企业的圣旨,还提出与国际接轨呢(一切仿照西例)。  相似文献   
6.
马啸 《安徽史学》2002,(4):28-32
曾国藩在镇压农民起义的同时,也曾积极探求抵抗外敌入侵的自强御侮之道:政治上主张内修政事、广纳贤才、安内攘外;军事上主张“师夷长技”、兴办军工企业、提高国防能力;对外关系上则执行颇有争议的羁縻外交路线。分析这些政策,其自强御侮的目的性还是很明显的,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值得总结:第一,倡导徐图自强;第二,主张自强之道既要立足于自力更生,但又不盲目排外;第三,把人才作为“自强”的根本;第四,认为自强御侮应该“势”“理”并重。  相似文献   
7.
强卫 《攀登》2012,31(1):2-10
这次全省文化改革发展大会,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文化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总结我省文化建设的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部署我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工作,全面开启建设文化名省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8.
杨宇驰  宋涛 《世界》2012,(10):170-177
始终认为,“逍客”这名字取得太成功了,逍,逍遥、潇洒、畅享、无拘无束,逍客,其原意指“城市游牧民”,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成逍遥洒脱之人。试问人生在世,谁不想摆脱一切,恣意欢歌,在远离烦扰之地闲云野鹤一番。  相似文献   
9.
陈漱渝 《文史精华》2013,(10):29-34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这是厦门大学校歌中的歌词。厦门是一个白鹭翱翔的滨海城市,俗称鹭岛。前人咏厦门诗云:“白鹭掠浪飞,顾影逗清波。拂石疑霜落,凌风似雪飘。”厦大是1920年秋天由南洋爱国华侨陈嘉庚捐资国币百万元创立的,但1922年2月师生才迁入新校舍。  相似文献   
10.
清季末世的洋务运动其地位、作用在中国史学界已有成论,其间涌现的一批洋务大员亦有研究。但作为清廷中枢洋务主政人物奕訢却鲜有论述,其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所起到的核心作用及洋务思想亦提及不够,几被忽略。本文拟就此稍加阐述,并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